Sitetag -->
Facebook Badge START -->偶ㄉ貼貼辣 | 建立你的名片貼

隨機分享

2010-03-11

T1

T1: "此文章請勿做為商業用途(2005/2/15) A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對稱式數位用戶迴路: 它利用傳統電話線以高頻數位壓縮的方式,在用戶端裝一台(ATUR)ADSL modem跟一個(splitter)分岐器。 利用調變、解調變技術提供上網服務,可同時上網及講電話。它的上下行頻寬是採不對稱式的,下行速率1.5~9Mbps ;上行速率16Kbps~1Mbps ,distance:12~18 kft,呈輻射星狀 連接,機房的有效距離為5公里,用戶端與機房間距離愈短,速率越高,距離愈長,速率降低   ADM(Add-Drop Multiplexer)塞取多工機 : 屬於SDH網路元件之一。可將高速率的傳輸上經過類似分歧的機制,截取出較低速率的傳輸。 或反向將低速率的傳輸塞進高速 率的傳輸中。   Analog(類比): 「analog」這個字源於希臘字「analogos」,意指萬事萬物東西成某種比例。通信上的類比通常是指一個sin波形。   APCN2(Asia Pacific Cable Network 2)第二代亞太海底電纜網路: 第二代亞太海纜網路,全長為一萬八千公里,這條光纜橫跨亞太區域東北亞和東南亞,連接八個地區,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 第二代亞太海纜網路具有自癒環式結構 ( self-healing ring configuration ) 並採用先進密波分離多路轉換(DWDM)技術,是前瞻性的可升級傳輸設備。海纜每 束光纖由四組併成,每一組擁有640 Gbits傳輸速度,提供每秒 2.5 terabits的容量,能使訊息在光纜中同時傳遞時,以倍數傳輸速度運轉。以滿足 亞太電信市場對網際網路、電子商務與多媒體服務之需求。面對音訊、影像等多元化高容量傳輸,第二代亞太海纜網路APCN2將帶給消費者生活上更多最直接的連接點、高寬頻傳輸、高品質 通訊。   ASP(Active Server Page 動態網頁/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應用軟體服務供應商): 前者是指利用ActiveX技術,可以讓使用者不再是面對僵硬的文字,讓使用者與網頁產生互動的一種技術。 後者是指由某些軟體業者,透過網際網路,提供給客戶以軟體為主的服務。   ARCNet(Attached Resource Computer NETwork): ARCNet為區域網路的一種,就好比Ethnet以Token Ring同樣也是區域網路的一種。ARCNet是屬於比較早期的區域系統,在西元1968年時,由Datapoint網路公司所發展,在實體的拓樸上是採用星狀拓樸,不過在邏輯上是以匯流排的方式在進行傳輸。在傳輸的媒介上,是採用RG-62的同軸電纜或是UTP雙絞線來進行傳輸,而在傳輸速率上每秒2.5Mbps。另外在通訊上是採用Token-Passing為傳輸協定,在一個網路上最多可以有255個節點,呈現星狀排列,且規範符合ANSI 878.1,目前有兩個改良版本,分別可以達到傳輸速率20Mbps與100Mbps,分別稱為ARCNet Plus與TCNS。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傅輸模式: 是目前公眾網路最被常使用的技術。此技術主要用於傳遞影像、聲音、資料等方面。是一種快速分封交換的技術 ,將資料切隔成數個Cell或packet,單位大小為53個位元組,資料傳輸速度最快可達622Mbps。   AUI(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 這是在10BASE5的網路環境中,被廣泛使用的接頭,目前己經相當少見。   B Bandwidth頻寬: 頻寬的定義在通訊上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方面,分別是數位式通訊以及類比式通訊。在類比通訊系統中,「頻寬」指的是系統能夠傳送的的最高頻率之間的差。比方說我們所使用的傳統類比式電話線路(PSTN),其最大的頻寬為3000Hz,而這一個數據乃是電話可以傳遞的最高頻率3300Hz,減去最低的300Hz而求得的數據。至於在數位通訊方面,所代表的「頻寬」,所指的就是數位通訊系統之中的資料傳輸大小,而測量的單位則是為每秒幾個位元,也就是bps。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佈告欄系統: 可以讓遠端的使用者透過BBS就能存取站台上的資訊,或是在其上張貼各個不同的意見來討論,並且還可以發送電子郵件或即時交談。網際網路發展初期時是相當熱門的一種系統。   B channel(bearer channel)資料傳輸線路: 此名詞是指的是ISDN所使用的資料傳送線路,其資料傳輸速率為64Kbps。由於ISDN是使用電話線路將聲音和資料同時傳送,但是在原有的電話線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因此使用者欲使用ISDN所提供的服務時,除了向廠商申請外,還必須在使用者這端加裝ISDN終端轉接器(TA)才能使用。通常一個ISDN門號有兩條資料輸線路以及一條控制線路,而每條資料傳輸線路的傳輸速率為64Kbps,由於有兩條資料傳輸線路,故可將一條用來當做一般電話線來使用,另一條則用來傳輸資料。也有人將二條資料傳輸線路合併,讓傳輸的速率可達128Kbps。   BGP4(Border Gateway Protocol, version 4)第四版邊界閘道器協定 : 一種外部閘道協定。用於Internet內不同自治系統(一組分享相同路由政策的路由器所組成的系統)之間的連接。 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資訊,是透過外部閘道協定來交換。   Big5大五碼: 這是目前國內大多數個人電腦所採用的中文內碼系統。1980年代,個人電腦剛問世之際,行政院國科會、教育部以及經濟部中央標準局等單位,共同核定的「通用漢字標準交換碼」(CISII)中,即制定了Big5中文內碼系統。常用數字5401字,次常用字有7652個字,共有13053個字。   Bit(Blnary digiT)位元: 是電腦中最小的單位,用來表示數字的單位就是所謂的'位元',通常是使用小寫'b'來表示bit的縮寫。 在邏輯上來說「一個位元」可表示0跟1,「兩個位元」可表示成00、01、10、11四種狀態,所以是2的x次方代表有x位元。   Bps(bits per second)每秒位元數: 每一秒傳送的位元數,單位是 位元/秒。 一般來說,bps主要是電腦用來計算有關通訊方面的傳輸速率單位。例如56Kbps就是每秒傳送56000個位元。(註:電腦上的單位通常是以Byte為單位,1 byte = 8 bit 則 56000 bit = 7000byte=7K,但是實際上還要扣除線路品質跟封包的標頭部份,所以電腦上通常只剩下5~6K)。   B-ISDN(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寬頻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 ●非常高速的電信服務,可以傳送多媒體。 ●建立在同步傳輸模式上,經由光纖傳輸,速率遠超過窄頻的整體服務數位網路。   BlueTooth藍芽: 是一種運用於短距離(10~100公尺內)無線通訊的技術,它是以一個小型化的無線及射頻模組晶片,使用2.4GHz的訊號,為避免此頻段遭其它電子裝置干擾,採用一種快速品應和跳頻系統,且加密保密的技術,使無線連線更為穩定。   Bot代理人: 此一詞是由robot衍生而來,有時稱作「智慧型助理軟體」,「智慧型代理人系統」或「agent」。bot的理想功能就是希望讓電腦程式能夠代替人類或其他的電腦系統處理一些事情。是人工智慧(artifical intelligence;AI)研究發展裡的一個重要環節。   Bps(bits per second)每位元秒數: 一般來說,bps主要是電腦用來計算有關通訊方面的傳輸速率單位。例如56Kbps就是每秒傳送56000個位元。 (註:電腦上的單位通常是以Byte為單位,1 byte = 8 bit 則 56000 bit = 7000byte=7K,但是實際上還要扣除線路品質跟封包的標頭部份,所以電腦上通常只剩下5~6K)。   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寬頻遠端存取伺服器:   Bridge(橋接/橋接器): ●以網段方面解釋,是將同一個網路區段區隔成二個網路區段,反過來說是將原來二個不同區段的網路連接。 在軟體應用上解釋,可以將兩個不同的區域網路不論是否使用相同的協定、配線或網路架構,透過橋接的方式,將兩個區網連線起來。 ●設備上則是將不同的區域網路連接起來的設備。   Broadcast廣播: 在TCP/IP的架構中,所有的資料的傳輸方式,均是由廣播的方式完成。簡單的說,每一部電腦都是會先將資料傳送到廣播位址,再透過廣播的方式,將資料傳送到目的電腦中。   Browser瀏覽器: 這是一種可用來查看屬於HTML格式,也就是瀏覽網頁程式。最常見的有微軟的InternetExplor跟Netscape。   Bus network線狀網路: 是採用10BASE2、10BASE5所構成的乙太網路。此種架構是成本便宜,但是維修不易。   Byte(Binar Y digiT Eight)位元組: 通常1Byte = 8 bits(位元),通常會以大寫'B'來表示Byte的縮寫。   C CATV有線電視:   Cable modem(纜線數據機): 是利用同軸電纜線來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數據機,並且同時將纜線所傳輸的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的一種數據機。並且同時將。主要是利用家中有線電視的頻寬來上網,其 傳輸率視網路狀況而定,通常介於500Kbps~30Kbps之間。   C2C(city to city)海纜系統:是以海底光纜登錄點之港埠彼此串連,加上透過新加坡樟宜(SEA-ME — WE3系統)及日本KDD集團,串聯起橫跨亞太、中東、歐洲、北美的全球寬頻光纜網絡,與第二代亞太海底電纜網路(APCN2)相輔相成。APCN2海纜每束光纖由四組併成,每一組擁有640 Gbits傳輸速度,提供每秒2.5 terabits的容量,能使訊息在光纜中同時傳遞時,以倍數傳輸速度運轉。而C2C海纜系統未來北從淡水、南由枋山登陸,新世紀資通(股)公司整體網路環島佈建將更加完備。預計開始商業運轉時,新世紀資通(股)公司將可透過APCN2本身的優勢(如高寬頻、高品質、可升級傳輸等)以及C2C傳輸容量達到每秒7.5兆位元,相當9,000萬條電話線同時使用的通話量,所帶來的優惠與便利,將讓台灣消費者與企業充分落實享用寬頻的多元服務,如ATM、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影像多媒體通訊以及多媒體資訊傳播…等。   Client/Client-side客戶端: 通常是指必須搭配伺服器,才能執行各種應用程式的個人電腦、工作站等等。   CPE(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用戶端設備 : 網際網路服務中,放置在用戶端的設備,一般包含:路由器、CSU/DSU、電纜線、數據機。   Collision碰撞: 在區域網路後傳遞資料時,通常會產生兩個來源以上的封包(packet),其目的位置是同一個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有碰撞的情形出現。我們可以藉由交換器或集線器上的燈號閃爍情況,檢視區域網路內部的封包碰撞情形。果如封包碰撞情相當嚴重時,便會降低區域網路的效能。   CGI共同閘道介面:   Chat room聊天室:   Commerce service provider電子商務服務供應商:   CORBA通用物件要求仲介架構:   Cookie: 由網頁伺服器透過瀏覽器,儲存在使用者電腦中的一小片段文字資料,而它主要的目的在於提供個人化的網頁。當使用者連接到一個有使用cookie的網站時,你可能被要求輸入某些資訊,而這些資訊會被儲存在自己的電腦中。以後當使用者再度連線至該網站時,瀏灠器便會將此cookie資訊傳送給伺服器端,而伺服器端會依這些資訊,呈現使用者個人化的網頁介面。cookie的檔案不能超過4kB,而且某些字元被限定不能使用。cookie內所儲存的資訊一般會以「名稱=設定值」的形式存在。例如:name=abc。它還可以記載多種資料、安全設定、cookie過期時間等等。   Crosstaik串音: 在訊號的傳輸之中,由一條電路對另一條電路所產生的干擾稱為「串音」。例如我們在撥電話時,有時候在接通之後,除了所撥號碼的對方聲音以外,還會聽到另外兩個人在講電話的聲音,這樣就叫做串音。   CSU/DSU(Channel Service Unit/Data Service Unit)通道服務單元/資料服務單元: 數位編碼傳輸設備,作用類似數據機。需成對使用,可視為高速數位數據機。一般用於64Kbps以上。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no): 在乙太網路上,用來減低資料碰撞機會的方法。乙太網路傳遞資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碰撞的情形,電腦便會暫時停止傳遞的工作,然後找機會重送資料。至於何時會繼續資料傳遞的工作,則依靠各種不同的演算法。 D DELAY:   LAG:   DBS(數位直播衛星):   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數位用戶線路存取多工器 : 針對xDSL,介於客戶端與Truck中繼線之間的接取設備。與MANSAN相似,不同點為多個DSLAM無法串成一個access ring,但多個MANSAN可以串成一個access ring。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定)(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在TCP/IP的協定,決定電腦IP位址的方式有兩種,除了手動鍵入IP位址外,亦可以DHCP主機索取臨時IP位置。是可自動將IP位址指派給登入TCP/IP網路的用戶端的一種軟體(此種IP位址稱為「動態IP位址」)。通常是在路由器及其他網路設備上執行的 一種功能。比如說當你申請的是 Hinet ADSL 計時制時,就你現在的 IP (61.216.xxx.xxx)也是屬於Hinet 的 DHCP Server 所配給的,當你斷線後,在撥接上去時,DHCP SERVER 或動態隨機給你一組 IP (備註:當你使用 tracert 168.95.1.1 時,會發現連接第一個節點,通常是 61.216.xxx.254 ,這台 61.216.xxx.254 就是 router ,也就是用來管理這個 c class 網域的流量的機器)。在區堿網路中,採用DHCP的做法,主要是為了方便管理IP位址,但是若延升到網際網路時,除了有安全性的考量外,也是因為合法IP位置不足的關係。   DUN(Dial-up Networking)撥接網路: 是指透過電話撥接上網,電腦必須要準備數據機或數據卡,在電腦中設定撥接號碼跟連線帳號,就可以透過ISP端連線上網際網路。   Digital(數位): 一般而言,人類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察是類比(analog)的。例如聲音和光都是連續的波,而眼睛所看到的景色也全部都是一個連續的空間。但在電腦中,由於其構告特殊的關係,電腦只能以二極化的電子狀態來做計算與判斷,例如以點描的方式來繪製圖形、用一長串數字來表示影像以及聲波,這種以離散的數字系統(通常是二進位)來表示以及計算的方式,就稱為數位(digital)。   DNS(Domain Name System)網域名稱系統: 將網域名稱對應到IP位址。由於目前網際網路所使用的通訊是TCP/IP,而TCP/IP又是由多個數字組成。為了減少記憶上的困擾,因此便有人提出利用字母來代替數字的方法。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在瀏覽器中鍵入,www.yahoo.com.tw時DNS系統就會連線到202.43.195.13這個主機位置。而且DNS會記錄這些資料的位置。DNS目前是採取樹狀的方式進行查詢的工作。也就是說,當我們在某一部DNS查詢不到對應的IP位址時,會自動往更上查詢。   DNS(Domain Name Server): 主要是提供 Domain 與 IP Address 的相互轉換,供用戶查詢, DNS 是屬於分散是處理,當電腦主機取好 DOMAIN NAME 時,必須將其DOMAIN NAME 與 IP ADDRESS 向某一部 DNS登錄,例如:你是使用 ABCNET 的用戶,則要向ABCNET 提出申請,此時你的網域名稱才能在INTERNET 上工作   DNS反解:   Domain name網堿名稱: 為了簡化背誦IP位址的工作,因此便有利用字母代替IP位址的名詞,稱為網域名稱。   DTMF(Dual Tone Multiple Frequency)雙音複頻信號 : 一般電話上的撥號信號(以前是轉盤,現在是按鍵)。電話機與交換機交談的信號。由用戶按鍵產生。   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緊密分波多工技術/高密度多工分波器: ●DWDM讓承載個別資料的數個波長能在一條光纖上傳輸 ,公認為是今日所有大規模的全光纖網路上提供兆位元(terabit)等級頻寬的解決方案中最具成本效益的 傳輸技術。 ●DWDM系統一般包含兩類:一類是DWDM分波前後所須的元件,如EDFA、Mux/DeMux(Multiplexer/DeMultiplexer,合波/分波多工器)便屬此類;一類是DWDM的應用,如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光塞取多工器 )、OXC(Optical Cross Connects,光交換連結器)即是。   DXC(Digital Crossconnect System)數位交接系統 : 屬於SDH的網路元件之一,可將不同速率的傳輸經過交接的機制,提昇傳輸的效率。又稱DCS。   E E1: 2.048Mbps   E-mail(electronic mail)電子郵件: 利用電子電路傳送文字或影像,而且不只是可以在電腦上收發信件,也可以在手機上發信跟收信。   E-mail address電子郵件地址:   Encryption加密:   Extranet: 企業間內部網路   Ethernet乙太網路: 在1976年由全錄、迪吉多、英特爾三家公司,針對區域網路所研發的通訊方式。基本的傳輸速率為10Mbps。IEEE802.3正是用來規範乙太網路各項標準。泛指所有網路架構、設備   Ethernet/802.3:   Ethernet/IEEE: F FDDI: 以光纖為介質的傳輸介面。是由ANSI與ISO所制定的標準,通常應用於串連兩個以上的區域網路,傳輸速率可達100Mbps。   FireWall(防火牆): 保護網路系統,阻隔來自不信任網路或使用者,如駭客的侵入。   Fiber channel光纖通道: 光纖通道是一種資料傳輸的傳輸架構,原先是為了大量儲存裝置所設計的一種技術,許多儲存裝置的製造廠商均有支援。另一方面,美國國家標準局(ANSI)為了統一此種資料傳輸,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標準。目前符合此種標準的資料傳輸介面中,以Fibre Channel Arbitrated Loop(FC-AL)在使用上最為廣泛,此規格是專為高速儲存裝置所設計 ,包括有EIDE、SCSI等等,並提供相當大的傳輸頻寬(bandwidth)。而FC-AL也能夠支援100Mbps的雙向資料傳(full-duplex data transfer)。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纖到大樓 : 適用需要大量語音及高速數據服務之客戶,如ATM、Frame Relay、ADSL、Ethernet以及專線等之客戶。 以FTTB系統直接將光纖接至用戶大樓,以提供寬頻接取服務。   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纖到社區 : 對於HFC未涵蓋區域的社區型住宅用戶及小型企業,若需要大量語音及高速數據服務。 以FTTC系統提供寬頻接取服務。   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家 : 對於未來個人用戶SOHO,若需要大量語音及高速數據服務,如ATM、Frame Relay、ADSL、Ethernet以及專線等。 以FTTH系統提供寬頻接取服務。   FTTx ((x = B,C)Fiber To-The-x )光纖到 x: 對於不同類型用戶,若需要大量語音及高速數據服務之客戶,如ATM、Frame Relay、ADSL、Ethernet以及專線等。 以不同FTTx技術提供寬頻接取服務。   FTTO(光纖到辦公室):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檔案傳輸協定 : 在TCP/IP的架構中,傳送檔案的一種方式。伺服器在確認使用者的資料後,便會列出相關的資料夾與檔案,並且大多提供雙向傳輸的功能,讓使用者可以上傳與下載檔案。要採用此種方式傳輸檔案,除了伺服器提供此項服務外,用戶端亦要搭配專用的軟體才行。   FTP伺服器(File Transfer Protocol Server): 功能為提供檔案傳輸   Frame封包:   G GB/s(Giga byte per second): 十億位元組Giga byte1,000Mbps,是計算容量的單位。   GateWay閘通道/預設閘道/通訊閘 : TCP/IP的環境中,要將資料傳遞到另一個不同區段的網路時,例如從192.168.0.1傳送到192.168.1.1時,必須先將資料傳送到具有gateway功能後,才能接著傳送到另一部電腦中。   GigabitEthernet超高速乙太網路: 能提供1000Mbps(1Gbps)傳輸速度的網路設備。要研判網路周邊是否能提供1000Mbps的傳輸速度,只要確認是否符合IEEE802.3z的規範即可。   Gopher索引搜尋:   GSM(Groupe Special Mobil)泛歐通訊網路: 最早使用此通訊網路的地區在歐洲及亞洲,而且是廣泛被使用的通訊網路,算是數位蜂巢式通訊標準之一。 H Hacker駭客: 指以網路及連結網路上的電腦系統,以攻擊為目標的人。並藉由電腦病毒入侵他人的網路系統並施放病毒,而達到破壞的目的。   HDLC高階資料鏈結控制:   HDSL(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高速數位用戶迴路: 主要是利用2BIQ(Two Binary in One Quaternary)以迴音消除技術為基礎,將這一個架構架設在現有的用戶迴路上,且不需要使用中繼器來加強訊號,就可以將傳輸的距離延長至12000英呎,同時也可以接近光纖網路的高速率傳輸品質。而在傳輸的距離上來說,遠比一孺的T1專線的6000英呎要來的長,且在傳輸距離超過12000英呎時,還可以加入數位迴路載波器(Digital Loop Carrier,DLC),來擴大服務範圍。   Host主機服務: 一部電腦藉由任何的方式,提供給不同的使用者來進行存取動作,或是提供許多不同的使用者來進行存取動作,或是提供許多不的服務即為主機服務。比方說在網際網路上有許多WWW網站,FTP站等等,讓遠端的使用者可以透過連接網際網路來使用這一些服務。   HiBuilding(社區寬頻): 申請HiBuilding社區寬頻網路後,中華電信人員會到社區安裝DSU/CSU設備,此設備即為數位式數據機,由中華電信公司提供。 此外HiBuilding合作廠商亦會至設區設置一套智慧型集訊設備,並至用戶家中安裝用戶終端設備及網路卡,將IP設定好後,用戶即可連線上網。日後用戶僅需啟動電腦,即可立刻連線上網。   HEC(Header Error Control)標頭誤碼控制:   HFC(Hybrid Fiber Coaxial)混合同軸光纖 : 指寬頻網路用光纖結合有線電視,以光纖從中樞站或頭端到少於500戶的鄰里,之後的信號是以同軸纜線所傳送。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件標示語言: 是一種多媒體、超文字的標示語言被廣泛應用在網際網路的全球資訊網(Worid Wide Web;WWW)上。我們在全球資訊網上所看見的大部份文件,都是以HTML所撰寫的。HTML是由一連串的標籤(tag)及文字所組成,用來記載瀏覽器所要顯示的內容,以及要以何種方式呈現。而HTML最大的優點就是擁用跨平臺的特性,也就是不論使用者端是何種機器或作業系統,只要有應用程式可顯示HTML格式,任何人都可以瀏覽HTML文件。HTML的標準是由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負責管理,而從西元1995年的HTML 2.0版到目前最新的HTML4.01以及使用XML基礎的XHTML,都可以在W3C網站中找到完整的資料及規格書。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字傳輸協定: 在全球資訊網(World Wild Web)中所使用的傳輸協定。也就是說,當我們在瀏覽器中鍵入「http://www.abc.com」時,瀏覽器便會使用HTTP的協定,向Web伺服器要提供服務,而伺服器便會根據要求,給予適當的回應滿並顯示正確的網頁資料。相較於FTP,HTTP還定義了圖片、聲音、影像等格式檔案的呈現方式,因此成為目前最常被利用的通訊協定。   Hub(集線器): 在星狀拓撲的區域網路上,傳輸介面大多是使用雙絞線為其傳輸線路,而集線器則是扮演每部電腦與伺服器連接,或是重新建立訊號的設備。雖然星狀拓樸在網路上的佈線架設上,必須要耗費相當大量的線材,不過好處是除了提昇線路的品質以外,還可以避免匯流排拓樸網路因為某一個節點的線路斷掉,而導致整個網路的癱瘓。 一般的集線器則可以分為主動式(active)、被動式(passive)與智慧型(intelligent)三大類。被動式集線器算是最簡單的集線器,僅僅具有連接線路的能力。而主動式的集線器可以作為中繼訊號之用,也就是可以增強訊號的強度,讓網路上的資料傳輸更加穩定。至於智慧型集線器則具備有封包交換、路徑選擇等等的功能,且大多還會具備有路由的能力。而隨著區域網路大小的不同,一般常見的有5、8、16、32以及64等埠數不等的集線器。   Hyperlink超連結: 一種特殊的資料庫系統資料型態,於西元1960年代由Ted Nelson所發明,其特點主要是讓所有的元件(包括文字、圖形、音樂、程式等等)都可以連結到其它元件去。超文字與一般傳統文件最大的不同,在於傳統文件只能讓你循序地閱讀,而超文字可藉由一些特殊標籤協助,讓使用者可以隨意點選想閱讀的文件,並由這份文直接移動到另一份點選的文件上,而hypertext能以樹狀甚至是網狀架構來組織文件。這樣的技術,被廣泛地使用在網頁上,而且如PDF文件或Word文件,也都具有此項的功能。 I ICP(Inetrnet Content Provider)網際網路內容供應商: 該業者的主要服務項目,就是提供網站中的各種內容,同時並不以這些內容來收取費用。而其獲利來源的比重,則是以廣告收益為大宗。舉例來說,提供各種電腦相關的的新聞、測試報導、行情表等等內容服務,但是卻沒有向前來網站閱覽的人收費,這一類的便可以歸類為ICP。   IDC(Internet Data Center)網路資料中心: 網路資料中心是一種新興的網路產業,它主要的核心業務為主機代管(co-location)及網站代管(web hosting)。另外,為了提供其他加值服務,以符合客戶需求,其中包括安全控管、線路管理、及24小時客服等等。   IEEE 802.3u: Fast Ethernet   IEEE 1394(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es Engineers 1394): 1992年由蘋果電腦主導開發出1394介面,1995年由電機電子工程協會將它定為業界標準,又名Firewire或iLink。它是一種外接的資料匯流排(external bus),傳送速率最高達400Mbps,足以傳輸聲音及影像,每一個連接埠可以串接63個裝置,並且支援隨插即用(hot plugging)的特性。   IE(Internet Explorer)網頁瀏覽器: 此瀏覽器是由微軟所設計的程式,其主要是用在瀏覽網際網路上的網頁時,都可以利用此瀏灠器來做瀏覽網頁的工作。   IFC(Internet Foundation Classes)網路建立標準: 由Netscape公司所推廣的java物件集合。主要功能在於讓程式開發者能更容易地在使用java開發的應用程式中,加入圖形介面的元件,例如:視窗、選單或按鈕等。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IS是微軟所開發的網路上檔案與應用程式伺服器,它支援網際網路業界的標準與各項功能,利用HTTP、Gopher以及FTP等通訊協定,將資訊置內部網路或網際網路上,並且提供SMTP(電子郵件服務)與NNTP(電子討論群組服務)。而IIS主要提供的功能,包括利用HTTP來連結與瀏覽網頁與應用程式,以及透過FTP在兩台電腦之間進行檔案傳輸之用。另外,IIS擁有嚴格的安全管制,使得它相當容易管理,因此無論是在內部網路或是網際網路中,都能迅速地建置網站。而IIS與Windows NT作業系統緊密整合,也確保應用程式與資訊的安全。 IIS可以安裝在Windows 2000系列以及Windows NT4 Server伺服器平臺上。至於Windows NT4 Workstation與Windows9x系列平臺,則可選擇安裝PWS(Personal Web Server),但它只提供IIS的部份功能。   Internet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的前身是ARPANET,目前是由多個廣域網路所組成,使用者只要利用電話線及數據機,連接到ISP的機房,就可以收發電子郵件、下載檔案等等。   Internet Phone網際網路電話: 利用網際網路來傳送語音,有如打電話一般,通常簡稱為I-Phone。使用I-Phone打國際電話,雖然是打到國外,卻以室內電話來計費,因此I-Phone可以省下一大筆電話費。它的運作原理是先將類比的語音信號,經過電腦轉成數位信號,變成封包發送至接收端,接收端的電腦再轉成類比信號(聲波)。收發雙方都要 有的基本配備包括音效卡、揚聲器、麥克風、數據機和帳號。使用I-Phone時,必須同時都在網路上,而且都要都要用相同的I-Phone軟體。由於網路傳輸資料方式和一般電話不同,目前I-Phone的電話品質不如一般電話清晰。尤其是打國際電話時,經常會有遲或斷續的現象。不過這些問題將隨著網際網路的頻寬增加而解決。   Intranet內部網路: 內部網路是指受到防火牆保的區域網路或廣域網路。   IP spoofing:   IP Address(IP 位址)/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要在TCP/IP的架構中,傳遞以及接資料,每一部主機都必須有獨一無二的位置個位置就稱為IP位置。目前IP位址是由IP第四版(IPv4)所規範,是由4組8位元(共32位元組)的數字組成。 1個IP位址是由網路位址(由政府機構指派的)與主機位址(由公司管理人員指派給各主機)。所組成,若只有第一組8位元是代表網路位址,後3組8位元的數字是代表網路位址主機位置,則將此種等級的IP位址稱為Class A。若前兩組8位元的數字代表網路位置,後兩組8位元代表主機位置時,稱為Class B。若前三組8位元的數字代表網路位置時,最後一組的8位數字代表主機位置時,則稱為Class C。 由於當初設計之初是為Unix所設計,所以當TCP/IP成為網際網路的標準時,便很快的暴露出IP位置不足的情形。因此便保留了三組IP位置:Class A(10.0.0.0)、Class B(172.17.0.0)、Class C(192.168.0.0)供企業內部使用,以求暫時解決IP位置不足的困擾。   IP Multicast: IP是規範點對點的通訊協定,而IP Multicast則是規範單點對多點的通訊協定。這項技術在1992年由Xerox的網路技術部門所研發出來,主要是希望能解決頻寬不足的問題。要使用這項通訊協定,當然所有的網路設備都要技援IP Multicast才行。   IP spoofing: 駭客最常用的技術之一,是藉由IP spoofing的方式,來窺伺網路上傳輸的資料。也就是偽造本身的IP位址,製造假封包傳遞給主機或路由器,並且分析回應封包的內容,以求取得破解網路主機或路由器所需的資料。因此許多公司己經架設防火牆應付這一類的問題。   IP switching: 由Ipsilon Network Inc發展出來的新IP routing技術,比傳統資料傳送方式要快上許多。   IPng(Interner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下一代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由於現行IPv4除了有安全上的漏洞,加上IP位置不夠使用,因此便有研發下一代IP的計畫出現,不過由於IPv5規畫之初便己經符合目前的網際網路現況,因此目前的IPng通常是指IPv6。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網際網路協定安全規格 : 由於網際網路所使用的通訊協定-TCP/IP,本身並沒有加密與驗證的功能,因此如果讓TCP/IP具有這些功能時,那網際網路的安全就提高了。IPSec便是以安全為前提的規範,除了可相容於目前的IPv4架構外,亦可以支援下一代的IPv6架構。IPSec是制定保護IP傳送過程的各項協定,如加密演算法、驗證演算法與鍵值管理等元件,並非規定加密技術的演算方式。主要是希望能透過這項機制,讓各種加密演算法、驗證法等技術能互相合作,間接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SEP」(Encapsulatino Security Payload)是IPSec所提出的新一代加密協定,可支援市面上大多數的對稱式加密系統。這項技術是用來保障IP封包傳送過程的安全,並且用來取代TCP或UDP封包的標示資訊。因此可以透過目前的網際網路架構,進行資料傳輸工作。 「AH」(Authentication Header)亦是IPSec中的另一項重要協定。ESP是負責資料輸過程的安全,AH則是負責IP資料的表頭驗證的工作。AH與ESP可互相搭配使用,亦可以單獨使用。「IKE」(Internet Key Exchange)是為了彌補ESP與AH不足所提出。因為無論是ESP或AH都是著重資料的安全性。但是卻無法辨認通訊雙方的身分,而IKE則是用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透過這項協定,在資料傳輸前,必須先確認彼此的身分,若確認工作失敗時,則中斷資料的傳輸工作。「X.509」並不是保全協定的一種,而是存控制等級的標準。IPSec必須配合X.509使用,才能完成驗證的工作,如SSL等。「LDAP」(Lightweight Dirctory Access Protocol)是源於X.500中的DAP協定,是目前網際網路上,目錄服務的開放性標準。這項協定由於資料編碼的方式較為簡單。加上可以直接在TCP/IP上執行,所以比起X.500要受到歡迎。   IPX/S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網際網路封包交換/序列封包交換: IPX/SPX為IPX以及SPX通訊協定的組合,因為IPX通訊協定是一種無連接傳輸模式的通訊協定,所以僅能掌管封包的定址以及傳送,並不能夠保證封包訊息可以完整的送達目的地,而沒有任何封包的遺失,所以藉由序列封包的交換(SPX),來確保封包傳輸的正確性。而其組合的方式,與TCP/IP通訊協定中,TCP與IP的組合是相同的道理。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ISDN是一種高速的數位通訊網路,主要是由目前現有的電話線路來高速傳遞數位訊號的一種技術,可以達到比數據機還要高的傳輸速度,而在價格上比專線要來的便宜許多。ISDN主要是以撥接方式連接,且同時可以適用於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ed)以及分封交換(packet switch)的網路中。換句話說,也就是在傳輸時,分別以B通道(Bearer)以及D通道(Delta)來進行電路交換以及分封交換。在B通道中可以傳送數位化的語音與資料,而D通道則是傳遞控制訊路與資料。在實際應用上,可以分為基礎速(Basic-Rate ISDN;PRI)與主要速率(Primary-Rate ISDN;PRI)兩種。BRI供有兩個B通道與一個D通道(Bri=2B+D=2*64+16=144Kbps) 。而PRI在美規系統中是提供23個B通道與一個D通道(Pri=23B+D=23*64+16=1488Kbps),歐規的系統則是提供30個B通道與一個D通道。至於在速度上的判別,通常會將傳輸速率超過T1(1.544Mbps),或是超過E1(2,048Mbps)速率的ISDN稱之為「寬頻ISDN」(BroadbandISDN;B-ISDN),至於BRI和PRI則稱之為「窄頻ISDN」(Narrowband ISDN;N-ISDN)。 為了通信服務的整合,各種形式的資訊應能在網路內自由地傳輸,ISDN的功能分散猶如將一個超級系統「模組化」,它使一切優越性變得簡單易行。ISDN的主要使用者是企業和機關團體,它們可以用從電信部門租用的專線把分散在各地的專用自動交換機(PABX)相互連接起來,構成本單位的專用網路。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 : ISP為一個可以提供個人用戶、企業用戶或甚至於組織等單位連接網際網路,服務的營利機構。通常提供有撥接帳號、專線帳號、E-mail帳號、虛擬主機、網域名稱申請、網頁設計與維護等服務。作為個人用戶或是企業用戶等,連接上網際網路的橋梁。而往往在同一區地中,都會有數家ISP可以供使用者來選擇,而各家ISP不僅在所提的服務上會有些許的差異,對於可以提供給使用者使用的對外線路 頻寬以及費率等等,亦有所不同。也因為如此,所以使用者可以針對自身不同的需求,挑選較為適合的ISP     J Java爪哇程式語言: java,中文譯為爪哇,是由昇陽(Sum Microsystems)公司發展出來的一種具有物件導向特性的高階程式語言。它類似於C++程式語言,且比C++要來得易於學習。Java是個可跨平台使用的程式語言,因為Java本身被編譯後,會產生位元組編碼(bytecode),這個位元組編碼必須透過Java的解譯器編譯後,才能夠真正的被執行。所以只要平台上有Java的解譯器,就能編譯位元組編碼,也就是能執行Java能在各種平台上使用,包含了Unix、Mac、OS、Windows。Java對於撰寫網頁應用程式佔有非常重要的分量,Java在瀏覽器中的應用,主要是透過Java applets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小程式,它必須在瀏覽器中才能被執行,像Netscape Navigator、Micorsoft Internet Explorer的瀏覽器都能夠解讀Java程式。 另外,可能許多人認為Java和JavaScript是相同的,但其實這兩個是不一樣的程式語言,JavaScript是由網景(Netscape)公司所發展出來的,主要是用來彌補HTML本身較簡易的功能,讓製作出來的網頁能呈現更多種功能。而JavaScrip無法獨立地被瀏覽器執行,必須配合HTML語言一起撰寫,成為HTML檔的一部分後才能被執行。   JavaBeans: 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所發表的架構(component architecture)的規格。其目的就是讓程式設計師將常用的的功能,寫成一個一個的元件,將來寫程式時,只要將這些元件組合起來便可,如此便可以減少程式開發時重複的投資。換句話說,JavaBeans就類似Microsoft的ActiveX Control,但JavaBeans只能以Java程式語言來開發,而開發出來的元件一樣可以跨平台使用。   JavaScript: 網景(Netscape)公司所發表的一種以Java語言基礎的腳本式語言(script ianguage)。JavaScript語言主要是用在網頁的程式設計上,使用JavaScrip可以做出動態網頁內容,來控制頁上的表單(form)、按鈕(button)、瀏覽器(browser)等元件,使得網頁能夠與使用者互動。 由於JavaScript是在使用者端(client)執行的程式語言,因此與網頁伺服器(web server)無關,但也因此JavaScript必須要有瀏覽器的支援才能夠看到JavaScrip的效果,Netscape Navigator與Microsoft的Internet Explorer都支援JavaScript的網頁(但IE不完全相容)。   JScript: 微軟(Microsoft)公司以JavaScrip語言為基礎所發展出的腳本程式語言(script language)。與JavaScript相同,JScript主要也是用在網頁的程式設計上,讓網頁做出動態的效果,與使用者互動。但JScrip與JavaScrip並不是完全相容,因為其各自提供的物件模型(object model)與語法規則都不盡相同。目前全援JSscrpt的瀏覽器為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 比較特別的是,微軟將JScrip整合在Windows Script Engine中,也就是說JScript除了可以用在Web Browser(如Internet Explorer)中外,還可以用戶ASP(Active Server Page)網頁程式設計以及Windows Script Host的程式設計中。   JavaSoft: JavaSoft是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的一家子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並推廣Java語言及其相關技術。 K K56flex(K56flex通訊協定): 不論是以何種方式讓兩地端的電腦或通訊設備相互相連接,在進行連線時,雙方必須要使用相同的通訊協定才可以達到相互溝通,藉以達到連線的目的。而當數據機由33.6Kbps發展至56kbps時,因為沒有一個標準的通訊協定,於是由業界兩派人馬,分別制定K56Flex與x2這兩種不同的標準,期望可以成為56kbps數據機的通訊協定標準。而K56flex主要是由Lecent(前身為AT&T)和Rockwell(數據機晶片的主要製造商)所製定出來的,不過後來卻被ITU所制定的新規格的V.90所取代。 L 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 LAN所指的是網路的架設在一個範圍比較小的區域內,一般多是在一棟建築物內或是一個公司組織的內部網路。區域網路所構成的基本元件包括網路用戶端的個人電腦或是工作站,傳輸的媒介,例如同軸線線路或是雙絞線。網路介面卡、集線器以及路由器,以及具備有網路管理功能或是服務功能的網路作業系統,例如Novell Netware、Microsoft Windows NT/2000、Linux等等。而通常在區域網路中,都會有一部速度較快,且功能較強大的個人電腦工作站,用來當作檔案伺服器(file server),或是扮演伺服器的角色,提供給區域網路內的使用者在區域網網路中的服務。所提供的服務不外乎檔案資料的交換、電子郵件等等。 區域網路因為僅在一個範圍較小的區域內,所以在傳輸速率上相較起網際網路來說,速度快了不少。以目前的區域網路來說,至少都是10Mbps,不過也己經漸漸的被市場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100Mbps的傳輸速度,甚至於1Gbps的產品也已經出現一段相當的一般的時間了,不過因為價格過於高昂,所以目前還不普及。也因為傳輸速度比起來網際網路上要快很多,所以對於傳遞影以及語音上相當的容易,且在傳輸上發生錯誤的情形要遠比廣域網路(WAN)或甚至於網際網路還要來的少。   Last mile(最後一哩/用戶回路): 就是從市話交換機的機房到用戶端的電信線路。市內電話就藉著這樣一條用戶回路,連結上電信網路。如此,用戶即能打電話、上網,進行點對點的語音與數據通訊。   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一種單點對多點無線通訊傳送技術: 輻射星狀,可達155M,高頻寬、傳輸速度快,媲美光纖到家網路,傳送距離短、中間不能有阻隔、易受天候影響 M MAC address(Ma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在乙太網路的架構中,每個網路設備都必須要有獨立的硬體產品編號,這是為了避免資料無法傳送到指定的主機上。   MAU(Media Access Unit/Multistion Access Unit): 前者:在乙太網路上用來傳輸媒體之用的裝置。 後者:此裝置是在環狀網路上,有點像是集線器的裝置,同樣也具有傳輸的功能。   MIS(Managenment Information System/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資訊管理系統/資訊管理務: 此名詞又可稱為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縮寫,主要是以電腦與軟體來做資訊管理的工具,而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稱為資訊工程師。目前許多大型企業都有成立訊資管理部門,簡稱MIS部門,其主要執行的工作業務是管理公司對內或對外的資料。無論資是要送出或是接收,都必須由此部門做審核的動作,以防止病毒入侵或不法份子破壞。   MOO(MUD Object-Oriented)物件導向式MUD遊戲: MUD遊戲的一種,以擬真的影像,取代原有文字模式說明的遊戲方式,讓玩家能更輕易地進MUD遊戲中的虛擬世界。其中,LambdaMOO就是一款廣受大眾歡迎的MOO遊戲,是1991年由全錄PARC研究中心所設計,現在新一代的網路遊戲大多以其為藍本。   Mozilla全球資訊網瀏覽工具: 此名稱是網景公司將網景領航員(Netscape Navigator)最早的名字,目前都稱為Navigator。在1998年的時候,網景公司將網景領航員的原始程式碼,提供給其他網際網路的團體或公司,讓他們研究開發其他相關的應用軟體,而這些網景領航員程式碼為基礎的開發程式,都可以通稱Mozilla。   Modem: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傳送最大裝置: 此指的是在網路上要欲傳送某個封包(packet)到另一個網路裝置時,會先透過這個裝置來檢查是否超過該裝置內定的尺寸,若超過的話,會將這個封包切割分成數個小封包,再來傳送。此用意的好處是,可讓接收端的伺服器不會因一下接收太大的封包,而導致伺服器當機或不正常動作,如此也可確保資料的完整性。   MUD(Multi-User Dungeon/Mulit-Userd Dimension)多玩家網路冒險遊戲類型/多玩家區域遊戲類型: 提供使用者在網際網路上,透過虛擬遊戲世界去扮演另一種身分,在遊戲系統所建構的虛擬世界中遊戲。通常此類遊戲中多包含許多怪獸、魔法生物與奇異生物等等滿有的遊戲還利用科幻小說或漫畫卡通為藍本設計。較早型的MUD遊戲採用文字模式,玩家必須從文字敘述中自行發揮想像力,來構思整個遊戲世界與大多數場景。而新一代的遊戲則多以支援擬真的3D世界,所有的設定也都更加合理化,而遊戲的娛樂性也因此提高不少。 基本上MUD可大致分為幾類,分別為:MOO(MUD object - oriented 、物件導向式MUD)、MUSE (Multiuser Shared Hallucination,多玩家角色扮演遊戲)、MUCK(MultiUser Chat Kingdom,文字模式MUD)與MUCK(MultiUser Construction Kit,幻想成份較重)。 在遊戲中,每個玩家之間可透過文字交談而產生互動。起初的MUD遊戲比較偏向於冒險遊戲類型,讓玩家可以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冒險,破解各式遊戲自行產生,或是其他玩家所設定之陷與難題,因此具有極高的育性,加玩家在遊戲中所遇見的對象也是由其它玩家所扮演,能提供更真實的感受與互動。目前MUD遊戲已延伸出許多形式,其中以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最為熱門,而新一代的多具有擬真3D世界,因此能提供更優異的畫面,但是其基本精神還是與MUD相去不遠。   Multicast: 架構在TCP/IP上的單點對多點廣播技術。   MPLS(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重協定標籤交換技術 : 封包的傳送依據標籤而定。 當封包進入網路時,即將標籤的數值指定。 MPLS上的節點依標籤數值傳送封包,並非IP資訊。 允許因QoS、VPN、Traffic Engineer、Multicast等決定傳送等級。   MSAN(Multi-Service Access Node)多功能接取節點 : ALCATEL的網路接取設備名稱,目前已為Litespan。 介於SDH與客戶端之間的設備,可將多個用戶subscriber匯聚成一個Truck,再網SDH傳輸。   MUX(Multiplexer)多工器 : 允許兩個以上的信號(資料或語音)在相同的電路(電話線,微波電訊,電視廣播)上傳輸的硬體。 多工器主要使用在語音網路的整合時,通常會有介面連接交換機,專線,區域網路等。 多工器使透過網路的傳輸更為經濟有效率。   當兩組以上的通訊設備同一時間利用同一傳輸媒體傳送資料時,可以利用多工(Multiplexing)技術來達成。 分頻多工 (FDM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將頻譜分成多個邏輯頻道,每組設備可以使用其中的一個頻道。ex.. 電視 、 Radio 廣播   Multiplexing(多工):   N Napster: 這是一個由19歲大學豆所寫的程式,可以讓網友交換數位音樂(MP3、WMA),同時也是免費 自由下載的軟體。它的主要功能除了聊天外,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到Napster網站註冊後,可以將線上的每一個人的電腦當作是一台音樂伺服器,藉由軟體介面來搜尋歌曲檔名等相關資料,一旦搜尋到,就可以跟對方的電腦互換數位音樂,同時,Napster也可以管理和播放你的MP3。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與SAN都是儲存裝置,相較於SAN,NAS是相當低廉的儲存裝置,主要是設計給區域網路中的客戶端使用,主要是用來取代檔案伺服器的角色。傳統的檔案伺服器大多必須提供其他服務,如DHCP伺服器、網域控制伺服器等等。為了降低風險及企業的營運成本,NAS大多採用免費的作業系統如Linux、FreeBSD等等,並且將作業系統直接內建在晶片上,取代傳統的硬碟機,以求降低因為硬體的因素,導致系統當機的風險。 NAS大多必須透過遠端設定的方式,來建立使用者帳號以及資料夾的分享工作。不過對於用戶端來說,使用的方式與檔案伺服器相當,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為一一點要注意的部分在於擴充性與相容性。目前NAS大多採用1U的規格,因此能擴充的硬碟數量有限,至於相性方面,則必須注意是否能與Windows Me/2000相容。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路位址轉換: 目前網際網路所使用的通訊協定是TCP/IP,在這個機制下每部電腦都必須有自已的IP位址才能與其它電腦溝通,否則便無法傳遞資料。而IP位址定義目前採用第四版(IPv4),所以每個IP位置有32Bit的長度,若採用十進位數字與逗號來表示,就是x,x,x,x(x=0~255)。這樣的規格限制下,原本可用的IP數量並不多,加上網際網路越來越蓬勃發展,所以可用的IP位置就日益減少,因此便開始制定下一版的IP位址(IPv6)。不過在IPv6尚未正式成為標準之前,為了解決IP位址不足的問題,便保留了Class A(10.x.x.x)、Class B(172.x.x.x)、Class C(192.168.x.x),供企業內部使用,因此將這些IP位址稱為虛擬IP位址。由於虛IP位址無法直接與公用IP位址傳遞資料,NAT的技術便是將公司內部的虛IP位址轉成公用IP位址(公司至少要有申請公用IP位址),讓更多人可以享用網際網路的資源。在頻寬的考量下,較適合以專線上網的公司。由於公司內部所有的電腦都是透過一個合法IP擷取網路資源,在這樣的前提下,只需要針對具有公用IP位址的電腦進行安全防護即可。有許多公司均採用這類的做法,防止公司被不明人士侵入,一來可解決IP位址不足的問題,二來可節省購買防火牆的費用。   一種IP Address的轉換機制。 將公司內部區域網路中的IP位址轉成合法IP Address的技術。 無需更改IP Address,就可以上Interner,一般在Router上執行 轉換。   NC(Network computer)網路電腦: 專門為上網功能所設計的電腦類型,主要是用來執行Java程式,最早是由甲骨文公司將其商業化。與個人電腦間最大差異,便是NC未內建硬碟儲存裝置,所以必須連接網路上其它他伺服器來存取資料。   NetBEUI(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強化NetBIOS的通訊協定,適用於LAN Manager、LAN Server、Windows for Workgroups、Windows 95/98/Me/NT/2000等多種網路作業系統。   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 System): 對DOS所開發出來的區域網路通訊協定,不過仍然有不少作業系統支援此通訊協定,Windows 95/98/Me/NT/2000。   NetMeeting: 由微軟公司所開發的一種網路視訊會議系統,利用此系統使用者可以進行遠端的會談或分享某部電腦裡的資源。   NFS(Network File System)網路檔案系統: 最初是由Sun Microsystems所開發,但是目前許多Unix或Unox-Like的作業系統都有支援此種概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檔案伺服器,可提高檔案的使用效率。當我們在安裝Linux或FreeBSD時,通常都會看到此選項,如果使用者希望主機啟動此功能時,只要選擇安裝即可。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網路卡: 讓個人電腦能遲接區域網路,甚至於網際網路的一種充卡。網路卡根據使用的材質,資料的傳輸速度來區分,有相當多種的形式,目前最常使用的網路卡大多是屬於乙太網路結構的產品,傳輸速速度大分為10/100Mbps。   NNTP(Network News Transfer Protocol)網路新聞傳輸協定: 主要的用途在網際網路上,針對新聞資訊(新聞討論群組;newsgroup)和電子郵件傳送所制定的一種標準。   Node節點: 只要連接上區域網路的電腦或設備,都是稱作是一個節點。   Network Protocols網路協定: 當電腦利用某些傳輸線路來進行訊號的溝通時,為了要讓雙方可以建立通訊,以達到連線的目的,所以必須要有一些已經制定好的標準,讓雙方來遵循,這一種標準稱之為通訊協定。大多數的情況下,因為雙方進行連線,都會是在一個網路中,所以也稱之為網路通訊協定。比方說我們以一般傳統的撥接數據機來傳送資料時,較常使用的有Kermit、Xmodem和Zmodem等通訊協定。在所有的通訊協定中,大多是依照ODI網路架構模型架構中,都分別定義了不同的工作,因此相容的通訊協都必須要在同一層中來工作。也因為部分的通訊定都是遵循ODI中的七層架構,所以網路通訊協定可以分為區域網路協定、廣域網路協定以及傳輸協定等幾類。在區域網路協定中,有Ethernet、Token Ring以及FDDI等;在廣域網路中的網路協定,則有Frame Relay、ATM、SONET、X.25、ISDN等;至於在傳輸協定上,則有TCP/IP、IPX/SPX、AppleTalk等。   Newsreader : 可以讀取網際網路中,新聞群組上文章的軟體,例加Netscape Communicator 就內建這項功能。使用者可以先將相關的文章下載,再利用離線瀏覽的功能進行閱讀,以減少網際網路使用費。   Newgroup新聞群組: 在網際網路上,提供網友張貼文章、互相討論的場所,不同於BBS的地方在於,使用者必須搭配newsreader才能下載相關文章。 O Offline離線: 即指不連線的意思。網路上而言是表示此用戶不在Internet上。另外,若電腦與周邊設備不連線也可以稱為offline。   Online連線: 網路上指此用戶己經連上Internet或是電腦設備正在與主機連線中,offline的相反詞。   Online help線上輔助說明: 線上輔助說明的好處在於隨時能利用快速鍵,在線上即時找到各種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例如在Windows上按下F1的快速鍵,就會出現如何使用Windows的說明畫面。在一般遊戲軟體也會有這個功能,是非常方便的一項功能。   OXC(Optical Cross Connects)光交換連結器: 設置於網路上重要的匯接點,匯集各方不同波長的輸入, 再將各訊號以適當的波長輸送至合適的光纖中。它可提供光纖切換(Fiber switching,連接不同光纖,波長不轉換)、 波長切換 (Wavelength switching,連接不同光纖,波長經轉換)、及波長轉換(Wavelength conversion, 輸出至同一光纖,波長經轉換)三種切換功能。   OXC節點:   ODLC光數字環路載波系統:   OLT光纖終端設備:   OADM(光插分復用器):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式系統互連模型 : ●由國際標準組織所發展,全球通用的標準,能夠在不同的製造商出產的資訊系統之間通訊。 ●開放系統連結的目標是能夠創造一個開放性的系統網路環境,能夠讓所有的系統相互運作。 ●目前大部份的通訊協定都是基於開放系列連結模型而來。   OSS(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營運支援系統 : 在電信管理網路中,高於網路管理層級之上的管理層級。 包括:營運支援層級與業務支援層級。 內容有服務申請管理系統、客服中心系統、帳務系統、障礙申告系統、派工管理系統、客戶庫存管理系統、產品管理系統、 行銷及後勤支援系統、財會系統、詐欺管理系統等。   P Packet封包: 由於在OSI的模型中,每一通訊協定在傳遞資料時,會把檔案分割成許多的封包來傳送,例如IP的資料單位是datagram,一個封包的平均大小約在2000 bits左右,TCP的資料單位則為segment。但是有時候為了稱呼方便,便會用packet來代表每個小單位的資料。   peer-to-peer architecture點對點架構: 是區域網路中最常見的架構之一。早期的作業系統如DOS或為大型主機設計的終端機系統,只能配合伺服器形成主從架構的區域網路。但是從微軟公司的Workgroup for Windows 3.1開始,己經支援點對點的架構,而從Windows 95開始,點對點架構與主從架構 的分界己經相當模糊。簡單的說,如果區域網路中電腦能彼此分享資源,如印表機、檔案資料夾等,就是屬於點對點架構。   Plug-in外掛: 是指為了讓原本的系統具有更多或更強的功,而將某種軟體或硬體模組加裝到原本的系統中。舉例來說,Flash動畫IE瀏灠器並未支援,使用者必須要外掛Flash的播放程式才能觀賞。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用戶專用小型交換機 : 在旅館,企業,政府單位內連接內部許多電話。作業量非常龐大的專用電話交換系統。 有些公司在一處設立專用小型交換機,供應幾個不同的建築物,而不經由區域電話公司.也有些利用專用小型交換機透過衛星, 鏈結遠距的辦公室,而不經由長途電話公司。   PORT埠: 電腦上連接各種裝置,可以接收與傳送資料的連接孔。電腦背後各式各樣的連接孔皆稱為埠,如連接印表機的平行埠、連接外接式數據機的序列埠等等。另外,在TCP/IP、UDP的網路上,可以表示為邏輯通道的結點。其主要用途是對特定種類的資料進行解碼,並將資料導向正確的目的地。不同的埠號碼,代表不同的服務。例如Port 80代表HTTP服務,FTP用的是Port 21。 除此之外,也指修改或轉譯一套程式(稱為Porting),使得該程式可以在不同的電腦平臺上執行。   連接埠是網際網路位址的一種,它通常被不同的程式使用來取得資訊。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3)郵件協定第三版: 由於SMTP只規定了「End to End」的傳輸協定,因此若目前的主機未連接到網際網路時,該封電子郵件將會無法送達。此種架構下的電子郵件傳遞過程顯得非常不合理,而POP則提供電子郵件暫存在郵件伺器中的服務,待使用者連上網際網路後,再藉由使用者名稱及密碼,決定可讀取郵件的內容。POP目前一共有兩個版本,分別是POP2與POP3與兩個版本,而以POP3最被廣泛使用,採用TCP埠110,相關的規範可以在RCF 1725中找到。使用者在電子郵件軟體中,會發現還有另一種收信傳輸協定是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此項協定除了支援用戶端離線讀信的功能之外,也提供直接在郵件伺服器上閱讀信件的功能,以及多個人共用單一個電子郵件信的功能。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點對點通訊協定: PPP所指的就是一個點對一個點的一種通訊傳輸協定,該通訊協定是一種全雙工的連結層通訊協定,可以使用在兩個路由器或是橋接器之間,用以傳送TCP封包,所以相當適合使用在網際網路上,當然也支援DHLC、Feame Relay、ISDN以及光纖網路等等。此外,該協定還可以做到資料壓縮,錯誤更正、自動調正封包順序等能力。而我們一般利用電話線路與數據機,先連上ISP後才連接到網際網路上,在與ISP連接的這一段,通常也大多是使用PPP通訊協定。   Proxy server(代理主機伺服器): 代理主機伺服器主要是用來解決網際網路頻寬不足的問題,最常應用在World Wide Web方面,當使用者從網路外的某網站下載資料時,該份資料除了被傳給使用者之外,也暫存在各ISP公司機房的PROXY之中,其功用是當另一個人想要下載同一份資料時,就可以直接從PROXY取得,不用從資料原本所在的網站下載,因此減少網路間的交通量和封包長途往返所花費的時間。 PROXY的提供,其效益在暫存轉送國外熱門網頁時特別明顯,因為PROXY容量愈大,所能暫存的資料愈多。   Public-somain software: 沒有版權的軟體,就稱之為public-somain software,它提供免費使用,而且沒有任何限制。雖然public-somain software與免費使用,但免費軟體仍是有版權的,也就是說使用者不能任意更改其程式碼。   Private IP: 非法、虛擬IP 192.168.X.X/10.X.X.X/172.X.X.X Public IP: 公眾、合法IP PVC(Permanennt Virtual Channel)永久虛擬通道:   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由於在網際網路上傳遞資料並不安全,因此許多企業為了減低資料傳遞時的風險,大多會採取安全的措施,其中VPN是最常被提到的概念。在VPN的架構中,可以分成PVC與SVC兩種形式。PVC是指在網際網路間,建立一個虛擬的傳輸通道,無論是否有資料在傳遞,都維持24小時的正常運作。   POI(Point Of Interconnection)介接點 : 不同網路業者間傳輸系統交接的地方。供其他相關業者網路不同話價區內的市話匯接局(Local Tandem), 長途匯接局(Toll Tandem)及國際閘道局(International Gateway)進行網路互連。   POTS(Plain Old Telephony Service)傳統電話服務 : 目前電話交換機之間的連接都已數位化,但大部份從端點到交換機之間的連接卻是類比的基本電話服務POTS。 所以交換機需要數位類比轉換介面。 ISDN的出現,使得last mile的連接數位化,才使PSTN的端點到端點之間能有完全數位化的連接。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y Network)公眾電話網路 : 現有的電話系統。   Q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務品質 : 依網路所提供的服務品質進行等級分類的技術。 可透過參數的設定來分服務品質等級。使之避免資料擁塞,並確保資料傳輸的先後順序。 R RAS(Remote Access Services): Windows NT/2000所提供的遠端存取功能,用戶端的電腦只要利用數據機,並且利用PP+P的連線方式,完成登入的工作後,就可以讀取該區域網路中的資源,若區域網路已連接上網際網路時,亦可以讀取網際網路的資源。這種連線方式,亦可以視為VPN的延伸。   Real Time即時: 「即時」所代表的意思就是系統對於使用者或是外來訊息的回應是立即的、很快的。例如像是在聊天室上在螢幕上輸入文字,接收端馬上就可以收到訊息,這個過程就可以稱之為「即時」。   RealAudio即時聲音: 由RealNetworks研發出的線上即時聲音傳送技術,可提供多媒體效果的服務,原本使用者必須先安裝RealPlayer的軟體,不過目前許多瀏覽器已經直接內建了。   RealVideo即時視訊: 由Real Network公司所發展的一種串流(streaming)視訊資料,可以藉由網際網路(Internet)傳送。該公司的串流聲音傳送規格為RealAudio。   Remote control遠端控制: 這裡指的是藉由使用者的電腦,來控制主機或伺服器上的電腦,目前從事這項工作的是公司內的網管人員。由於他們常常會替公司處理電腦問題,像網路連線問題等等,因此他們常常會在使用者端的電腦來控制主機上的電腦,進行設定和問題排解等問題。甚至網管人員在外面的時候,若有網路上的問題時,也可利用自己家中的電腦來做遠端控制,如此就算人不在主機電腦旁邊也可以解決電腦的問題。   Repeater(中繼器):   Ring network: 參照:Token Ring network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是路由器之間傳遞資料時所使用的通訊協定,最早是由Xerox提出,相關的規範在RFC1058有明確的定義。不過由於網際網路上的電腦數量越來越多,這項通訊協定有可能會被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所取代。   RJ connectors(RJ接頭): 一般來說,較為常見的RJ接頭有RJ-11及RJ-45兩種。RJ-11為一個4線的連結器,主要的用途是使用在電話上或是數據機上。而RJ-45則是一個8線的連結器,這一種連結器將常使用在區域網路中,方便將網路線插入網路卡或是集線器、路由器之間用以連結網路。   Router(路由/路由器): 1.原本router這個名詞並不一定是指某種硬體裝置,應該是指能將不同網路所使用的不同封包,進行轉換工作的主機。其實有不少作業系統都有內建Router的功能,但是在效能的考量下,幾乎所有的人還是都使用只提供router功能的產品,因此目前都將此種機器以Router稱之。不過路由器有時也被用於區域網路間,用來解決網路封包過多,導致資料傅送速度變慢的問題。基本上路由器所執行的工作如下:1對封包進行檢查的工作,檢查封包是否有效,如果是無效的資料即不再被進行傳遞工作。同時也會檢查封包內的資料,在知道封包所要到達的目的地後,而路由器會先查詢內部的繞徑(Routing Table/ directory,繞徑表內包含了目標節點清單,也就是所有連結的其他路由器或交換機),經查詢出資料封包的目的地後,路由器才能快速的將封包往下一個節點(路由器或交換機)送出。 2.網路系統會在每一個節點提點提供完整的繞徑表,而交換機可以掌握個網路的拓樸(topolgy),而且知道如何到達到網路中的任一節點。路由器透過繞徑演算法(Routing algorithms),可以在網路拓樸改變,也就是網路的組織結構變動時,經由自動修改繞徑表的方式,來達到繞徑表更新的目的。而這演算法的目的在於,當路由器將封包傳送到下一個目標時,能夠快速依據實際網路的變化,而進行繞徑表的修正,讓繞徑表能夠符合實際的繞徑需求。而且網路上的所有路由器也必須透過這個演算法,同步更新繞徑表上的網路拓樸。所以路由器必須和其它的路由器或交換機交換這些相關資訊。路由器要達到連結其他網路的目的,必須要遵守路由協定(Routing Protocol),通常為IP(Internet Protocol)通訊協定,來達到網路互連的目的。而IP指的也是IP位址(IP address)。在TCP/IP的基礎技術中,規定了經由TCP/IP傳送封包的基本單位和正確的封包格式,且軟體會判斷IP來決定執行路徑選擇的功能,和封包的傳送路徑。最重要的一點是,IP會描述封包的處理過程及錯誤訊息,告訴路由器或機器何時可以捨棄封包。   路由器的任務是要知道封包資訊的去處,確定送對地方,然後把這些封包以最快捷的路徑送出。 根據網路位址傳送資料的裝置。   RS-232;RS-232C;RS-422;RS-423;RS-485; 電子工業聯盟(EIA)制定電腦與通訊設備溝通的標準序列介面,RS是Recommended Standard的縮寫。RS-232是數據機與電腦溝通最常使用的判面,它支援兩種接頭25針(DB25)與9針(DB9),目前大部份個人電腦皆內建9針的接頭。RS-232C,其中「C」所代表的是三版之意。 制定RS-422的目的是希望以更高速、非同步的資料傳輸(920kbps)來取代RS-232。RS-422具有向下相容性,支援RS-422行也就相對支援RS-232。除了麥金塔的電腦皆已支援RS-422之外,目前的個人電腦皆已支援RS-422之外,目前的個人電腦還是以RS-232為主。RS-423與RS-422差異性不大。其中較大的差異是RS-422支援多點連結,而RS-423只支援點對點連結。RS-485則與RS-422類似,因為它支援多種連接頭,包括DB-9與DB-37,故可以在同一條連結線上支援多個節點的串接。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即時資料傳輸協定: RTSP是一種能夠在網際網路上,流暢的傳輸視訊或音訊資料的技術。初期是由哥倫比亞大學所開發,後來網景(Netscape)公司與RealNtworks公司將這項技術實際應用於網際網路上,並且被網際網路工程工作小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制定為網路影音資訊標準傳輸規格。即時資料傳輸協定和國際電信組織(ITU)所制定的H.323傳輸協定相似,都是採用即時通訊傳輸協求(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將多媒體資料轉換成網路資料封包。不同之處在於H.323通訊協定是為了視訊會議等小型使用群組所設計,而RSTP則是為了將資料封包以廣播(broadcast)的方式,傳送給大量使用者群組的用途而設計。   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遠端檢查用戶名稱與密碼、用戶資料庫管理:   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資源保留協定 : 對延遲要求較高的IP traffic,進行保留點對點通訊的頻寬,此技術稱為資源保留協定。 可依優先等級分配頻寬。   REPEATER訊號還原器 : 訊號擴大器的主要功能在於將即將衰減的電子訊號增強。具備signal amplification的功能。   S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儲存網域: 這是一種以光纖(Fiber Channel-FC)為媒介的傳輸架構,將所有的儲存裝置如磁碟陣列、光碟櫃、磁帶櫃等等,全部接到集線器上。利用光纖速度快的特性,加速資料的分享與傳遞。SAN的傳輸架構是由FC HBA(主機上的控制卡)、FC Switch/Hub、FC Storage(支援光纖傳輸的儲存裝置)、FC Cable(分銅線與光纖兩種)、MIA(光纖轉接器)與管理軟體所構成。在這種架構下的應用方式可以分成兩種,分別是點對點與星狀環境兩種。點對點是指主機與儲存裝置間,以光纖線連接,一臺儲存裝置只對一臺主機提供服務。在此種架構下使用時,並不需要管理軟體與光纖集線器的配合。網狀環境則是將多臺主機,與各類儲存裝置接到集線器上,配合管理軟體的使用,可以提升整個網域的資料傳遞效能。   SAP服務廣播協定: 當網路中任何一個連接節點,要進行任何資料傳輸時,必須要使用網路中的服務供應節點,來通知網路上其他的節點即將有資料要在網路上進行傳輸。而這一個服務通訊協定主要的作用,是為了要避免太多的資料在同一時間在網路上進行傳輸,而導致過多的資料碰撞情形產生,進而造成網路傳輸的速度降低。   SDSL(Symmetric或Single-Lin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對稱式數位用戶線路: SDSL主要是一種HDSL的延伸數位通訊技術,其主要的差別是在於所使用的是一對銅線,而且非兩對銅線,且可以提供相當於T1速度(1.544Mbps)來進行傳輸。   Search engine搜尋引擎: 搜尋引擎是在網際網路上找資料時,輸入關鍵字便可以找到各種的相關文章或網站等等。目前搜尋引擎都會架設有一個伺服器上,在此伺服器上會由網管人員或相關人員將各個網頁做分頁和規畫,讓使用搜尋引找資料或網站的人可以更精確的找到使用者想要的東西。   Server伺服器: 在個人電腦功能日益強大的條件下,已經很難區分個人電腦與伺服器硬體之間的差異,因此我們通常用所提供的服務與執行的作業系統,來區分何者是伺服器、何者是用戶端。通常客戶端的電腦大多是安裝Windows 95/98/me,而用伺服器通常安裝Windows NT/2000 Linux。在區域網路中,用來管理用戶端帳路的伺服器,通常稱為網域伺服器,也就是說用戶端的電腦必須透過該伺服器許可後,才能使用區域網路內的資源。   Server mirroring: 指線上即時備份伺服器的資料,與一般備份不同的地方在於,必須有一臺與伺服器軟硬體規格完全相同的主機,而該部主機除了隨時備份伺服器上的資料外,還必需在伺服器故障時,馬上取代原伺服器的工作。   Service pack: 一般而言,所謂Service pack是微軟公司對於旗下軟體修正程式的一種稱呼。軟體在發行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錯誤,沒有在beta test階段被發現,一直到了軟體上市之後,才知道某個錯誤的情況發生。對於這種情況,軟體公司通常會針對某個錯誤情況,發行一個針對這個目題的修正程式(patch)。而使用者可以時常到軟體公司的網站,看看最近是否又發現了什麼錯誤,又出了那些修正程式。 微軟公司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針對某個產品目前所有的修正程式全部收集起來集合發行,以方便使用者一次更新。而這種集合發行的更新程式,就是service pack。   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安全電子交易: SET是專門為網路購物的信用卡交易安全所設計的,由VISA國際組織所主導,與MasterCard合作,並結合多家資訊廠商,例如微軟、IBM、網景、RSA、VeriSing等等,於1996年2月所共同宣布。1996年9月開始,在全世界各地便分別進行符合SET標準的電子商務先導計畫,包括美國、台灣、日本、新加坡、香港等數十個國家。SET有幾個相當重要的特性。首先,廠商無法取得消費者的信用卡號。在購物的時候,廠商只需確定收到貸即可,並不需要取得消費者的信用卡號,而SET就能提供這一方面的保護。第二,SET藉由數位簽章的方式,來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在資料傳遞過程中,不會被篡改。第三,它可以確定持卡人身份,因為任何一個持卡人都必須向認證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 ,CA)取得一個數位簽章,作為身分辨認之用。第四, SET不只要求確認持卡人身分,也要求確認商家身分。商家與持卡人一樣,必須向認證中心申請憑證,如此一來方能保障交易雙方的安全。   Ste-top box家用通訊裝置: 1996年第一家用通訊裝置面市,由於可以連接電話線和一般的電視。因此,透過此設備,一般電視便可以執行簡單的上網動作和在家進行購物。如果將這類的裝置內建於一般的電視之中,便成為網路電視了。   Shareware共享軟體: 共享軟體事實上是一種軟體的發行機制。一些軟體廠商,為了要降低軟體發行的通路成本,或是認為使用者在試用軟體後會更有信心購買,便會採用這種方式來發行自己的軟體產品。共享軟體通常可以讓使用者自由的複製或傳播給他人,但與freeware不同的是,軟體的發行者通常 會要求使用者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如果覺得滿意,則必需付費給軟體發行者,才能夠繼續使用下去。有些軟體廠商為了怕使用者在使用後不付費,通常只會將有功能限制的軟體版本發行出去,等到使用者註冊付費後,才會寄給使用者完整的版本或是能夠將功能完全打開的註冊碼(registration code、serial number)。   Shockwave: Shockwave檔案格式是由Macromedia公司所創造的,可算是在撰寫HTML網頁中,用來處理多媒體聲音和視訊的格式。Macromedia公司有針對此格式,設計出可製作Shockwave檔案的程式,且可以外掛在網頁瀏覽器上來使用。由於Shockwave可提供聲音、動畫和視訊功能,因此非常適合用在美工人員在編排動畫圖檔,或是製作網頁上來使用,都是非常適合的地方。     Satellite(衛星連網): 目前國內較常被討論為Direct PC架構,網路資訊下載鏈路經由衛星,上傳鏈路則經由一般市話數據機。 目前亦有雙向均經由衛星的連網服務技術 Switch交換器 : 1.一種可以讓多臺電腦,共同一組輸入設備(螢幕、滑鼠、鍵盤)的訊號交換器。有時又被稱為PC switch、Data switch 或是CPU Switch。 2.為了讓區域網路內的電腦能相互交換資料的設備,交換器(switch、switching hub)與集線器是區域網路中最常使用的設備之一。這兩項產品的外觀差不多,同樣支援10/100的傳輸速度,但是在設計上確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頻寬。以同為24埠的產品,支援10/100Mbps傳輸速度來比較,交換器所提供的頻寬為100Mbps * (24/2)=1200Mbps,也就是說每2埠之間都能以100Mbps的速度傳遞資料,總頻寬高達1200Mbps。而集線器的100Mbps的頻寬,則是共同由24埠分享。若同時24埠都在傳遞資料時,則每2埠之間只以1000Mbps / (24/2) = 8.33Mbps交換資料。因此我們可以發現交換器的價格都比集線器貴上不少,不過隨著製造成本降低,現在已越來越多人使用了。   Switch hub: 相對於集線器所提供的頻寬是分享到各個埠的方式,交換器產生就是希望提供每個埠所連接的節點能夠擁有獨立的頻寬。 目的是為了增強效率。   Splitter(分岐器): 分隔高低頻   Subnet Mask(子網路遮罩): 也稱為網路遮罩(Network Mask),子網路事實上就是網路上的分支。它藉由決定哪一部份IP位址組成子網路,以及哪一部份IP負責識別主機部分,進而定義出特定網路及主機位址。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簡易電子郵件傳輸協定: SMTP是規範電子郵件在TCP/IP在架構中的3個重要協定之一,在RFC821、RCF802中有項詳細的定義。此項協定主要是利用TCP port 25,進行「end to end」的傳送功能。可以將郵件自本地的區域網路,透過網際網路,傳到另一個區域網路中的主機上。但是由於並非每一部主機都隨時連上網際網路,因此若單單只用此協定時,會造成郵件無法傳遞成功的問題,所以必須搭配另一個通訊協定POP3使用。   SMDS(Switched Multimegabit Data Service)交換式資料服務: SMDS主要是在IEEE 802.6中所規範的都會網路(MAN)標準,屬於一種高速的資料傳輸網路。可以透過公眾網路來連結區域網路(LAN)以及廣域網路(WAN)。   SMS(Systems Mangement Service)系統管理服務: 這是由微軟在發展區域網路所使用的工具,藉由這個工具可讓所有電腦做診斷測式。甚至有些網管人員將硬體和軟體的設備做成資料庫,一旦某個區域網路上的電腦需要使用某個軟體時,也都可以利用此工具來安裝和測式。目前此工具程式,是安裝到網管中心的主機上,方便網管人員來操作。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易網路管理協定:   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網際路序列協定: SLIP與PPP一樣,都是利用電話線撥接至網際網路時,所使用的一種通訊協定,但是SLIP協定並不會像PPP(Point-to-Point)一樣,可以做封包檢查。同時SLIP也不具備有錯誤偵測以及更正的能力,更不具有資料壓縮的能力。但是因為如此,使得SLIP在傳輸時的速度較PPP來得快。目前己被性能較好的PPP通訊協定所取代了。   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蘇活族: 代表一種新的工作形態,指的是把家裡當成辦公室的人。由於電腦普及,目前許多工作都能在家裡自行以電腦來設計完成,透過網路或其他方式將成果交給客戶。如此可自行控制工作與休息的時間,目前多為作家、程式設計師與美工設計等專業人員所採用,而且如此企業主還能減少租用辦公室等額外花費。而針對此族群推出的電腦軟硬體產品,通常具有多目標且多功能使用能力,可說是新的一種族群。   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編碼技術: SSL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資料加密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在網路交易安全上,最先是由網景所發展出來的。設計之主要目的是在於資料的加密,避免在網路上傳遞的資料被其他人所攔截。SSL能確保資料不會在中途被篡改,並且確定資料的來源正確。SSL只是一種通訊協定,而它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加密方式,例如:RSA、DES、RC2、RC4等等。 當你進入某個網站,而在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下方出現一個關閉的鎖符號,或是在網景的Navigator下方,原本斷裂的鑰匙會合併在一起,即表示這個網站已使用了SSL機制。而此時URL上的http://....也會變更為https://...。   Star network星狀網路: 區域網路中的電腦在傳遞資料時,如果必須透過集線器或交換器時,就是屬於星狀網路。星狀網路是在10BASE T的網路設備問世後才出現,因此當時有不少區域網路是由星狀與線狀網路混合組成。由於乙太網路的速度已經提升到10/100Mbps,所以企業內部的區域網路在維修及速度的考量下,都已經紛紛改用星狀網路。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位階層:   STM(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e)同步傳輸模式 : 在電話線上傳送資訊。使用分時多工,將時間小塊指派至資料通道,使用固定的時間小塊可保證專用頻寬及資料的同步傳輸。 同步傳輸通常比非同步傳輸要快,可達96K,不過也比較貴.適合語音及影像資料.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位階層 : SDH是由歐洲地區所制定的一種先纖傳輸規格,傳輸的基本單位稱為STM-1,相當於三倍的OC-3,也就是155.52Mbps。以該規格架起的網路具有標準介面格式、一階式多工、網路元件設備少、多種架構組態選擇、彈性大、高可靠度、集中式網管以及具成本效益網路結構等好處。不過與美國地區的SONET光纖傳輸規格,在某些網路維護與錯誤偵測的功能上,並無法相容。 是一種全新的用於光纖網路的傳輸系統。分為STM-X,傳送速率為51.840Mbps~2.488GMbps.   SONET(Synchronous Optic NETwork)同步光纖網路 : 使用光纖作為公用通訊網路的標準。 Bell Core公司首創,而由美國國家標準協會界定,是B-ISDN傳輸系統的標準,分為STS-X。 同步光纖網路提供51.840Mbps~2.488GMbps的資料傳輸速率,支援寬頻服務   T T1 carrier: 是由24條電路訊號線所組成,每一條訊號的速度為64kbps,所以總頻寬為1.544Mbps。   T3 carrier: 是由672條64k傳輸速度的專線所組成,相當於28條的T1線的速度,頻寬速度為45Mbps。   TAPI(Telephony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為了提供一個在電腦上使用電話服務時,友善且方便的介面,於是微軟與英特爾於1993年共同推出TAPI,它可以讓視窗應用程式直接或透過網路,來控制電話、數據機、交換機等相關設備。在Novell NetWare上也有類似的API,稱為TSAPI。早先的TAP版本偏重於通話的控制上,隨著網際路的盛行,網際通訊服務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而Windows 2000所使用的最新的TAPI3.0正提供了網際網路通訊的服務,並且簡化了H.323通訊協定的繁複規格,其介面更容易使用,而且對進階電話接線中心功能的支援也更加完整。   TB: 十億位元組10,000Mbps(是計算容量的單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通訊協定: TCP/IP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通訊協定,基本上是依照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為主。TCP/IP基本上是由兩個通訊協定與IP所組成,由於是開放式的架構,加上可以使用在大多數的網路硬體,如乙太網路、電話線路、Token Ring等等,因此相當受到歡迎。IP(Internet Protocol)是網際網路最重要的通訊協定之一,除了規範資料段(datagram)為的基本傳送單位外,也決定了Internet的定址方式,就是所謂的IP位址。此外,也決定了資料段傳送資料時的路徑,並且負責資料段的分解與重組。IP雖然能正確的將資料傳送到目的,但是並不負責檢查資料是否能正確被接收,也就是說不具備有錯誤偵測及錯誤糾正的功能,因此又被認為是「不可信賴的協定」。因此資料確認的工作,則交由TCP負責。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採用PAR(Positive Acknowledgment with Retransmission)的機制,來確定資料是否正確無誤的送達。PAR機制的理相當簡單,由於TCP架構的傳輸單位是(區段)segment,因此會在資料中加入檢查碼,以便接收端進行查核的工作。當接收端確認資料無誤時,會回傳確認的訊息給發送端,反之則丟掉不理。而當發送端沒有收到確認的訊息時,便會重新寄送資料。   Telnet: 在TCP/IP架構下,網路管理人員最常使用的網路指令之一,主要是用來控管網路伺服器的運作狀況。不過有些BBS站,也允許使用此項命令登入。   Token Ring network記號環網路: 記號環網路分別由IBM與IEEE的IEEE 802.5所提出,雖然在基本上的定義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如Token的定義,資料的傳送方式等等。但是在實體的組成情形上,卻有很大的差別。IEEE 802.5的定義中,記號環網路是採用類似環狀的情形組成,並且利用Token記號在網路環繞,詢問是否有電腦要傳遞資料。IBM技術的記號環網路資料傳遞方式,雖然與IEEE 802.5相同,但是卻是採用類似乙太網路的星狀網路,將所有的主機集中到名為MAU的集線器上。不過由於乙太網路的價格相當便宜,因此除了IBM仍然在研發相關產品外,目前已經很少看到了。   Transceiver(transmitter-recevier) 在區域網路中,凡是具有傳送資料與接受資料的裝置,都可以用transceiver來稱呼。例如,個人電腦所使用的網路卡,是同時具有傳送與接收資料能力的裝置,就是一種transceiver。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馬: 這種電腦病毒的特微是會偽裝成其它的程式在使用者的電腦中,讓使用者不知不覺的開啟這個病毒,並且破壞電腦系統。與故事情節中的木馬屠城記故事相似,故稱之。   Trunk(幹線):   Twisted-pair cable雙絞線:   Tranceiver轉換器 : 又稱介質轉換器(Media Converter)。主要作用在於將不同的傳輸介質(media)經由此轉換器來達到連接的目的. 例如:UTP轉Fiber、UTP轉RG-58同軸電纜、RG-58轉Fiber RG-58轉RG-11   Transceiver Converter光電轉換器 :   U 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非同步收發器: 由單一積體電路所組成的一個模組,此模組包含針對非同步串列通訊需求所設計的接收與傳送電路,是數據常用的電路模型之一。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在TCP/IP的架構中,IP在傳送資料時,並無法確定資料是否正確送到遠端主機中。而TCP雖然能確保資料的完整性,但是也因為如此,反而需要更大的頻寬。因此當資料量不大時,利用TCP傳送反而會影響傳輸效能。UDP是定義給傳送的資料量不大,卻又需要確認資料能正確到達遠端主機的應用程式使用。此項協定是採用「query-response」的方式,也就是應用程式在傳送完資料後,會發出query message至接收端,而當接受主機受到詢問訊息時,便會做出適當的回應。   Upload上傳: 將檔案由使用者端的電腦,藉由數據機或其它方式(如區域網路、ADSL),複製到遠端電腦的過程。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就是指一個網站的IP address或domain name。例如http://abc.com.tw。   V   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虛擬通道識別:   V-DSL: 最長距離0.9公里,最大頻寬15MB   Virus電腦病毒: 電腦病毒是一種電腦程式,或是一個程式片段。它被設計來散佈自己,從電腦中的原始檔案,感染到其他檔案去,而它存在的方法通常是寄生在其它類型檔案中。電腦病毒可以迅速地感染到每一個應用程式檔案,或者逐漸侵犯電腦上的巨集文件檔案等等。●檔案型病毒(file virus):主要感染電腦中的個別檔案,大多是一些系統中的可執行檔。 ●系統型病毒(boot virus,也稱為開機型病毒):主要感染磁碟的開機磁區。 ●巨集型病毒(macro virus):是一種以巨集方式撰寫的病毒,感染對象主要為微軟Office系列的檔案,例如Word的DOC檔、Excel的XLS檔,以及Access的MDB檔等等。●混合型病毒(multipartite virus):同時兼具系統型病毒與檔案型病毒的特色,破壞力極強。 ●第二代型病毒:Java 或ActiveX型態的病毒,可在使用者的瀏器中執行。   VLAN(IEEE802.1Q):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私人網路:   VoD(Video on Demand)互動隨選視訊: 一種可讓使用者在任何時間,從影像伺服器上選取想要看的影片,並立即放眏的技術。互動隨選視訊可以讓使用者利用網際網路,自由選擇視訊資料,不過要在廣域網路上應用,仍然有技術層面上的問題,縱然頻寬問題可以解決,但使用者仍然只能算是被動接收資訊的一方。   VoIP(Voice over IP)網路電話: 由於網際網路已經相當普及,加上具有資料傳送價格低的優勢,因此便有想利用網際網路傳遞聲音,我們將這種技術稱為VoIP。要在TCP/IP的架構中,進行及時語音傳遞工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TCP/IP傳送資料的方式,與利用電話線傳送聲音的方式不相同。舉個簡單的例子,在TCP/IP架構中傳遞資料時,為了避免接收到的資料無法使用,因此在切割與組合資料時,都會加入各種機制,以確保資料的完整,因此這個時候資料完整的重要性,大於資料傳送的速度。但是傳送聲音則不然,當我們使用電話時,希望的是能即時與對方溝通,至於通品質方面,只要不影響到通話即可。也就是說,聲音的傳送速度比聲音的品質來得重要。受到頻寬日漸提升,以及相關技術日漸成熟,目前在網際網路中使用Voice over IP已經相當普遍了,聲音延遲的現象也多在一秒內,屬可接受範圍。相關的產品可分成三種,PC to PC、PC to Phone to phone,其中只有PC to PC 可以免費使用,如MSN、ICQ等等軟體,都有提供這種方式的服務。但是隨著需求的日益增加,亦有人投入即時影像的傳輸工作,目前VoIP亦有可能是指Video over IP。   就是透過IP網路來打電話,將語音(類比信號)轉換成封包Packet(數位信號) 來傳輸,中間透過網路語音閘道器 Internet Voice Gateway (IVG) 做類比與數位信號的轉換。 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虛擬路徑識別: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VRML是一種在網頁上顯示3D物件的規格,或者是可以將它視為可顯示3D效果的HTML檔案,其副檔名名為WRL。雖然說VRML可讓網頁顯示3D物件,不過使用者仍必須外掛VRML程式,或者是使用VRML瀏覽器,才能欣賞到3D效果。VRML主要是能在網頁上模擬出一個立體的虛擬空間出來,瀏覽者可透過鍵盤上的方向鍵或滑鼠,在這個虛擬空間中移動,向左、向右、前進、後退等等。這在前一陣子電商務正熱門時,由於VRML可以應用在虛擬商店的建置上,所以也曾喧騰一時,不過終究因頻寬及使用上的限制,而趨於落沒。目前最新的VRML,是1996年8月所公佈的VRML2.0版。   V.standards、V.x(V系列標準): 由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所制定的通訊規定,主要是針對數據傳輸的速度以及功能等來加以規範。目前一般較為常見的有V.22、V.22bis、V.32、V34、V.42、V90、V92等協定,又稱為V.standards。不過有一些較早制定的協定,目前都已經不常使用了,因為後來所制定的協定往往都會向前相容。而不同的協定,主要的定義也有所不同,例如V.34這一個協定,主要就是用來制定28.8kbps數據的標準速度。以目前我們所使用的一般數據機來說,都是支援V.90通訊協定。至於V.92因為正式的規格發表不久,所以目前尚未見到支援這一個協定的數據機在市場上販售。 V.xbis: 與V.x相同,都是定義數據通訊的協定,而後面所加的bis主要乃是指V.x的第二版,也就是再增加一些修正後的版本。   V.xter: 與V.x、V.xbis相同,都是定義數據通訊的協定,而後面所加的ter主要乃是指V.x之後的第三版,也就是三度增加一些修正後的版本。 W 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路: 區域網路是由公司內部一群電腦所組成,彼此可以分享檔案及資訊,因此又可以稱為私有網路。在此又可稱為私有網路。在此種架構下,並不需要擔心資料外洩的情形,因為資料只會在公司內部流傳,並不會外流。但是受限於傳輸介質與佈線過程的困擾,區域網路的範圍大多侷限於同一棟大樓之間。至廣域網路,則是由多個區域網路所構成。由於區域網路在傳遞資料方面的受到相當多限制,因此大型企業為了能快速取得各分司的資料,便會以數據專線(128Kbps、512kbps等)或訊框傳遞(frame relay)等方式,將數個區域網路串連起來,就可算是「廣域網路」。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al)無線應用協定: 所謂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屬於一種開放式、標準式的無線應用軟體的協定。其中要是為數位式的行動電話與其他無線終端裝置,提供無線通訊與資訊服務。WAP所使用的語言是WML標記式語言,這就好比是個人電腦的瀏覽器上,所使用的HTML程式語言。此協定是在1997年時,由易立信(Ericsson)、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Motorola)等通信大廠,所共同成立的無線應用協定論壇(WAP Forum),並且提供出WAP無線應用軟體協定,為國際提供一項通用標準。因此只要數位式行動電話可以支援WAP,也就可以藉由無線通訊網路來直接存取網際網路資源,甚至和其他像銀行、商店等性質的業務結合在一起,讓使用WAP服務的人可以進行網路下單等各項交易。而利用WAP的功能,可以讓使用者直接透過行動電話,獲得由業者所提供的加值服務,包括有即時新聞、網路訂票等等這一類的文字資料。   WLL(Wireless Local Loop)無線區域迴路:   Webmaster網站管理員: 指的是負責管理及維護網站正常運作的資訊人員。其主要的工作可能包括: ●確定網頁伺服器的軟體與硬體是否正常。 ●設計網站。 ●建立及更新網頁資料。 ●監控網路流量。   Web page網頁: 此網頁指的是,利用瀏覽器的程式輸入網址,且其輸入方式必須可讓一致資源定址器(URL)所辨識。通常一個網頁的組成,是由文字、圖案和描述語言程式等這些資料來設計。   Web server網頁伺服器: 網頁伺服器可以是指提供網頁服務的伺服器主機,或者是伺服器軟體。在硬體方面,網頁伺服器上可能架設有一個以上的網站,而這臺伺服器擁有自己的IP位址及名稱。例如:http://www.abc.tw,當使用者在瀏覽器上輸入這個位址,便會連接到abc的網站伺服器。 在軟體方面,網頁伺服器指的是一套供網頁存取服務的伺服器軟體。當客戶端(clint)透過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送出要求資訊的指令時,網頁伺服器會先進行處理,然後回傳資訊給客戶端。現在許多軟體廠商有推出網頁伺服器軟體,例如微軟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linux上執行的Apache等等。   Web site網站: 指的是在全球資訊網(WWW)上提供服務的地方,通常是一個公司或是企業提供客戶服務的場所。利用一個網頁伺服器來管理HTML文件、檔案和圖像等東西,而且每個網頁伺服器可以藉由分割方式,供給好幾個網站來使用,使用對象不限定是個人或是小公司。不過,目前要想申請專屬的網頁伺服器是需要收費的,至於收費標準,則依照每家業者訂定而有所不同。再者,會依照每位申請者的使用量來分好幾個等級,而藉由這樣的分級,讓申請者可以找一個合適的方案來申請。但這些受申請的業者,並不提供網頁設計,必須由申請者自行設計網頁,再將設計好的網頁,上傳到網頁伺服器,透過他們來對外公開。     WINS(Windows Internet Naming Service): 由Windows 95/98/me/NT/2000組成的區域網路架構中,是用電腦名稱來代表主機的位置(IP address)。因此當區域網路中的主機數量過多時,便有可會可能導致無法在「網路中的芳鄰」中,找到提供網路服務的伺服器。為了避免種情形產生,微軟公司便提出了WINS的解決方案,只要系統管理員鍵入重要的伺服名稱,以及對應的IP位址,並且搭配DHCP使用,就可以減低電腦名稱在網路上消失的情形。   Workstation工作站等級電腦: 屬於電腦分類的層級之一,介於個人電腦與微型電腦之間,不過其中的分野十分模糊,通常高階個人電腦的效能與規格會相近於低階工作站,而高階工作站也常相近於低階微型電腦。主要應用於工程軟體(CAD/CAM)、桌面編輯、軟體開發或其他相關應用程使用上,以供應用程所需電腦效能與高品質之顯示能力。大多數工作站擁有超大容量儲存空間,但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工作站,是專門針對網路連線使用,且未內建硬碟,稱為diskless workstation。最常為工作站所用的作業系為Unix與Windows NT,通常工作站會利用區域網路互相連接,也跟其它他電腦連接並溝通資料,但是工作站也多具備獨立運作能力。著名的工作站製造商有Sum Microsystems、HP、SGI與Compaq等。 另外,在網路分工上,多臺電腦將經由一部工作站連接至區域網路上,此工作站可以是一部真正工作站等級電腦或是個人電腦。而Windows NT4.0中針對個人與入門等級使用者,也開發了Windows NT Workstation版本來對應,目前新一代的Windows 2000已更名為Professional版本。 WWW(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 全球資訊網(WWW)可以讓使用者連結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使用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件傳輸協定來作通訊,收集各種不同的資料。只要是以「WWW.」為開頭的網址,都是屬於全球資訊網的一員。在全球性的HTTP伺服器上,具有內部連結超文件的總集合稱呼,位於全球資訊網上的文件則稱為網頁,由超文件標示語言(HTML)所寫成。藉由一致性資源定址器(URL)來存取位於特定電腦及其目錄下的檔案,並使用超文件傳輸協定(HTTP)做點對點的傳輸,以便將資料伺服器下載到使用者的電腦。圖案或文字在HTML文件中被稱為標籤的代碼,能讓瀏覽者以滑鼠點選該標籤代碼後,就能對該文字或圖案另做存取。網頁上可能出現的檔案內容包羅萬象,圖片、聲音、影像等等都有。   Worm蟲: 是指一種很類似電腦病毒的程式,但「蟲」有自我繁殖能力,而且所生產的子程式,並不會覆蓋原先的母程式。這種程式有可能只是惡作劇程式,不過也有可能是針對某些檔案格式做破壞。「蟲」不但具有繁殖能力,它還能藉由內部網路、網際網路等方式去尋找「寄主」,也就是其它的主機(hosts)。因此若是遇到惡意破壞的「蟲」,再加上主機又沒有防護的話,「蟲」也會造成不小的殺傷力。 X X2: 是由U.S. Robotics公司所制定的一個標準,主要是定義數據機的傳輸,曾經與k56flex這一個規相互競爭,欲為56k數據機的標準規格,不過後來卻ITU所制定的V.90所取代。   xDSL: 是屬於1990年晚期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數位式通訊技術,可以藉由一般所使用的銅質電話線路,來進行高速數位傳輸資料。由於此種技術,衍生出來許多不同版本的技術,如ADSL、HDSL、IDSL、RADSL、SDSL, 這一類的技術多以xDSL來稱呼。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延伸標示語言: XML是一種標示語言(markup language),可算是SGML的子集,也可說是SGML的子集也可說是SGML的網路版或精簡版。開發XML主要的目的,在於便利機器之間的資訊交換,透過某些描述資料內容的標籤(tag),讓電腦能辦認資料的內容。XML可由使用者來自定標籤,並且為了符合國際化的需求,它在設計之初便在Unicode上,支援世界上大部分的常用語言。在1970年代,G.F.Glodfrad博士提出了不限於某種應用或設備的文件描述語言-GML(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而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並於1986年被ISO採納且列為標準。但SGML的某些特性,使得它並不適合用於網路環境,因此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全球資訊網協會)組成XML工作小組(原先的SGML編輯審查委員會),以SGML為基礎,開發出比SGML更符合網路特性的XML語言。 基本的SGML規格書有155頁之多,而XML規格書卻僅有35頁,由此就可比較它們之間的難易程度了。XML擁有與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資料交換)同樣的能力,而且它是一個更容易取得、輕巧且價廉的資料交換機制,並且能直接透過網際網路傳遞,因此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選擇XML來作為下一代的資料交換標準。   Xmodem(Xmodem通訊協定): 屬於非同步傳模式的一種通訊協定,每一個區塊可傳輸128位元組的資料量。   X.standards(X系列通訊標準): X系列通訊標準與V系列通訊標準類似,不過X系列通訊表準主要是在定義公眾網路以及私人網路上,用來進行通訊的一套準。目前有X.25、X.75、X.200、X.400、X.445、X.500以及X.509等等。與V系列通訊標準一樣,每一個X系列的協定中,也是針對不同的通訊來建立其協定。好比說X.25主要就是定義將電腦連接到具有封包交換的網路介面,例如網際網路、乙太網路等等。   Y Ymodem(Y通訊協定): Xmodem通訊協定的加強版本,可將傳輸檔案能力提升至每一傳輸區塊1kB(1024位元組)。具有同時傳送多個檔案(批次檔案傳輸)、循環冗餘檢查(CRC)等等。   Z     主機代管: 這個選項指的是ISP公司是否提供各公司把自己的主機放在ISP公司的機房,並保持它網路暢通的服務。 由於不經專線,而以高速區域網路相連,其提供資訊速度可大幅提升。 網路七層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型網路架構參考模型: 是電腦網路訊息傳遞交換的一種階層式互動架構。這一個架構是由國際標準組織(Interational Organizationm for Satandardization;ISO)所制定的一種電腦通訊的標準,將標準化的動腦互動服務以及通訊協定,個別定義在不同的七層網路架構上。由於在網路上有相當多不同形式的系統,且不同的系統之間要達到傳輸遞溝通,往往並不是簡單的幾個通訊協定就能達成,所以這一個開放型的網路架構參考模型,將各種不同的通訊協定以及硬體之間,以關聯的緊密性區分成七個層次。除了使不同形式的系統間可以較容易進行連線以外,在系統開發時也會比較明確的有必須要遵循規範。 Network layer:參照iso   1.Physical Layer 實體層: 定義傳輸媒介的硬體架構。 2.Data Link Layer 資料鏈結層: 提供節點與節點間資料的正確與完整的傳送,包含錯誤同步以及流量的控制。 3.Network Layer 網路層: 建立、維持、終止網路上資料傳送及接收的路徑,錯誤訊息的控制,流量的控制。 4.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 建立點對點的資料正確以及完整的傳送服務,並與應用層、展示層和交談層建立介面,負責蒐集發送端傳來這四層的訊息。 5.Session Layer 會議層: 建立使用者與傳輸的介面,提供交談的建立、管理以及交談的停止。 6.Presentation Layer 表現層: 提供轉碼的功能,讓應用層可以直接以文字型態來表示。 7.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 定義使用主進入網路的規則,讓程式可以和遠端程式相互來進行溝通。包括電子郵件系統、銀行自動櫃員機系統(ATM)等等。 組織類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美國國家標準局: 在1918年所成立的會員組織,位於紐約,專門制定美國工業科技與商業應用標準。 且是國際標準組織(ISO)及國際電子科技協會(IEC)的美國會員。所制定的標準包括程式語言; 交換式電子資料服務、電信標準、磁碟理特性、卡帶、磁帶機等等。   IEA(Electronics Lndustries Association)電子工業協會:   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歐洲通信標準協會 : 工作性質是制定歐洲有關電信規格、傳輸標準的組織。   IEEE(Institute of Electronic Engineers)電機電子工程學會 : 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學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專業組織,雖名為美國協會,但事實上是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該協 會的主要目的是藉由建立、開發整合與分享各種有關電子工程的知識,以及制定各種有關電子工程的知識,以及制定各種共同的規範,提供給同業與人們更便利的科技。   ISO(Interational Organizationm for Sa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組織: ISO是一個由130個國家所組成的非官方標準組織聯盟,成立於西元1974年。ISO的成立目的,是為了提昇國際性的共通商品規範和服務規範發展,並且邀集了全球科學與技術知識分子,共同合作促進全球性的經濟活動,ISO所發表的各項規範己經被全球一致認同。   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掌管全球網域名稱的組織   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國際電信聯 盟: 國際電信聯盟是最早建立電信標準的組織,目前負責有關通信協定(包含有線、無線,話務、報務四大類)標準化的制定工作。國際電信聯盟的起源,可追溯到由在西元1865年20個國所共同簽定的國際電報協定(International Telegraph Convention)為前身。而在1927年,國際性的無線廣播委員會(CCIR)成立,國際電話委員會(CCIF)則在1924年成立,國際電報諮詢委員會(CCIT)在1925成立。而統管這三個組織的單位,則稱為電信聯合管理協會(CCITT),1922年月正式更名為國際電信聯盟(ITU)。   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Telecommunications)國際電信聯合會電信部門 : 評鑑電信設備及系統的規格的組織,總部位於日內瓦. 以前稱為CCITT。   TWIX(Taiwan Interexchange)台灣網路交換中心 : 非營利性的商業協會,是Public Inter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的一個成員。 促進網際通訊服務的發展。   TWNIC(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 為了避免網域名稱管理上的困擾,ICANN便依照國家的名稱,設計的一套規,藉由國家碼的區分,來管理各國的網站。並且規定由單一窗口對ICANN負責,而台灣網路資訊中心是在台灣地區,負責管理「.tw」的單位。該組織原本是由交通部電信當總局及中華民國電腦學會共同捐助設立,目前則改制成為財團法人。   網際網路資訊中心在台灣的分支機構。 負責全台灣的網域名稱. 目前有三個部份:行政院研考會管理政府部門,教育部掌管學校教育部門,其餘由資策會管理。   W3C(world wide wed consortium)全球資訊網協會: 全球資訊協會是一個國際性的協會組織,它們專注在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的研究上,例如HTML、XML、CSS等等,都是由這個組織所制定的。Tim Berners-Lee於1994年成立了全球資訊網協會,而這個協會的目的,主要在於訂定各項標準,讓全球資訊能在一個單一的管理系統下正常地發展,而不是成為眾多廠商競爭下的犧牲者。     www.ap.att.com/tw/ AT&T(台灣官方網站) www.sparq.com.tw/index.html速博網sparq taiwan.cnet.com/ 科技資訊網CNET (台灣固網) www.21ctn.com/telecomw/index.htm 通信世界電子報 www.twnic.com.tw TWNCI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61.129.112.60:82/gate/big5/www.c114.net CHINA通信網 www.dgt.gov.tw/flash/index.shtml 交通部電信總局 www.linkwan.com/gb/ 世界網路 www.pczone.com.tw/vbb3/index.php PC ZONE   網路上常見的副檔名   映像檔類 副檔名 對應的主要程式 *.BIN、*.CUE CDRWIN *.BWI、*.BWT、*.BWS Blindwrite *.C2D WinOnCD *.IMG、*.SUB、*.CCD CloneCD   Padus *.CDI DiscJuggler *.CDP NTI CD Maker *.CIF Roxio Easy CD Creator *.DAO、*.TAO XDuplicator *.000、*.JPG、*.VBL、*.VC4 Virtual CD *.MDF、*.MDS Alcohol 120% *.NRG Nero Burning Rom *.VCD(未經壓縮) Virtual Driver *.FCD(未經壓縮) Virtual CD-ROM 備註: 開啟映像檔:光碟映像檔大部份是由上述軟體所製作的,是將整片光碟製作成一個一模一樣的單一檔案,以方便備份及網路傳輸,要開啟映像檔請依照上列的副檔名對照,安裝對應的軟體,不過也可以使用下列的轉檔方式,轉換成通用的*.ISO映像檔;而所謂映像檔,就是安裝完虛擬光碟軟體或附帶有虛擬光碟功能的燒錄軟體之後,系統會產生一個有磁碟機代號的虛擬的光碟機,您把映像檔掛載於虛擬光碟機,就跟實際插入一片光碟於光碟機的情形是完全一樣的。   轉檔: 推薦使用「WinISO」進行映像檔之轉檔,它可以將映像檔轉換成標準的*.ISO格式,所謂標準格式就是不管用哪一套虛擬光碟軟體都可以執行,WinISO所支援的映像檔副檔名有:ISO、CIF、BIN、IMG、NRG、FCD、VCD,根據小編的測試,幾乎支援所有格式的映像檔,就連沒有列舉出來的映像檔都可以轉檔(如Virtual CD 的 *.000),雖然在轉換到 99%時會出錯,不過只要略過就可以了!在使用 WinISO進行 ISO轉檔時記得把握住一個重要的原則:「只要轉換檔案大小最大的那個檔就可以了!」,例如:Alcohol 120% 會產出 *.MDF、*.MDS 兩種檔案,您使用 Alcohol 120% 掛載時要選取 *.MDS,但是,若要轉換為 *.ISO 時,只要轉換*.MDF 就可以了!   修改:另外再補充一項「WinISO」的功能,他可以讓您直接開啟ISO檔,刪除、加入、重新命名任何一個檔案,還可以將硬碟中的檔案製作成ISO 映像檔喔 。     影片檔 副檔名 對應的主要程式 *.RM、*.RAM、*.MPG RealOne Player *.MOV、*.MPG QuickTime *.WMV、*.MPG、*.AVI (Divx、Xvid 編碼) Windows Media Player     開啟: 以上的程式是三大主要的影片開啟程式。 Divx、Xvid 都是最新的 *.AVI 編碼,後者品質更高、更新,播放 Divx 格式可以使用「DivX Video Bundle」,Xvid 只要加掛「XviD Codec」編碼工具,就可以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來播放。   轉檔:推薦使用「EO Video」,RM、ASF、WMF、AVI、MPEG、MOV、WMA、WAV、MP3 檔通吃。 燒錄:推薦使用「Nero Burning Rom」,轉檔後的影片,用它可以直接燒錄成 VCD。 修改: 剪輯:Windows Movie Maker(Windows XP 可以免費下載使用) 分割合併:mpgtx 合併:AVI/MPEG/RM Joiner 分割:AVI/MPEG/ASF/WMV Splitter 附註:*.DAT 檔是什麼?它是直接從 VCD光碟中複製到硬碟的影片檔,直接將副檔名改成 *.mpg 就可以播放了! 同步播放字幕(如:*.SRT)與 AVI 影片:DivX Subtitle Displayer     音樂檔 副檔名 對應的主要程式 *.RM   *.MP3   *.OGG   *.WMA     開啟:WinAMP Full 轉檔:dBpowerAMP Music Converter,可以加掛各種的編碼工具,通吃所有音樂格式,連MP4也可以,全部轉成您要的。 分割合併:MP3 Surgeon、Ogg Surgeon     壓縮檔 副檔名 對應的主要程式 *.ZIP WinZIP *.RAR WinRAR   備註:Windows 2000/XP 內建 ZIP 的解壓縮功能,但是,對於RAR就沒辦法 了,所以,還是請您用「WinRAR」 來解壓縮吧。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 由微軟公司開發的一種有關聲音與影像的檔案儲存格式,檔案的副檔名棌用.AVI。這種影音檔案儲存格式,最大可以記錄的解析度為320x240,每秒鐘可記錄30個畫面的完整動態影像。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JPEG是網頁製作上最為常用的圖檔格式之一,其副檔名為JPG或JPE。它是一種支援高度壓縮的檔案格式,因此特別適合在頻寬有限的網路環境中使用。JPEG使用破壞性壓縮 ,也就是經過這種方式壓縮的檔案品質會降低 ,而且無法進行還原。另外,由於JPEG可以支援全彩,所以經常作為網頁上照片影像的圖檔格式。JPEG是個普遍使用的圖檔格式,所以大部分的應用軟體或影像工具,都會技援JPEG。   MP3(MPEG Audio Layer-3): 簡單的說是一種聲音檔案壓縮格式。在1987年,德國的研究機構IIS(Institut Integrietre Schaltungen),開始著手一項聲音編碼及數位聲音廣播的計畫,名稱叫做EUREKA EU147,即MP3前身。之後,這項計畫由IIS與Erlangen大學共同合作,發展出一套非強而有力的演算法則,經由ISO國際標準認證之後,就成為現在的MP3。 MP3的好處在於大幅降低數位聲音檔的容量,而不會破壞原的音質。以CD音的WAV檔案來說,假如取樣的解析度為16bit,取樣頻率44.1kHz,聲音模式為立體聲,那麼儲存CD音質的WAV檔,必須要用16bit * 44100 * 2 = 1411200 bit,也就是相當於144.2kbit的儲存容量,對儲存媒體的負擔相當的大。不過透過MP3的格式壓縮後,檔案便可壓縮為原來的10分之1~12分之1,每1秒鐘的MP3只需常約112~128kbit就可以了。 MP3壓縮音樂的方式是透過一個演算法則,去掉聲音中高頻低的部份,大幅刪減不必要的容量浪費。同時因為MP3是保留人類所能感受到的音頻部份,所以歌曲變成MP3之後的音質,聽起來與CD是相差不大的。從下面的表格一中,各位可以看到不同MPEG壓縮等級,聲音檔所能被壓縮的比例和聲音信號所需容量大小。而從表格二中,可以看到每個品質的聲音,使用MP3壓縮需要的記錄位元數。越低品質的聲音在MP3的演算法則下,可以達到越高的壓縮比例。 各種聲音模式(表格一) 聲音品質 發聲頻寬 聲音模式 記錄位元數 壓縮比例 Telephone sound 2.5Khz Mono 8kbps 96:1 Better than shortwave 4.5Khz Mono 16kbps 48:1 Better than AM radio 7.5Khz Mono 32kbps 24:1 Similar to FM radio 11Khz stereo 56~64kbps 26~24:1 Near-CD 15Khz stereo 96kbps 16:1 CD >15Khz stereo 112~128kbps 14~12:1   MPC標準規格表(表格二)   MPC Level 1 MPC Level 2 MPC Level 3 發表年代 1990 1991 1993 微處理器速度 386SX 16MHz Intel 4865SX 25MHz Pentium 75MHz 記憶體容量 2MB 4MB 8MB 顯示功能技援 640 * 480 / 16色 640 * 480 / 65536色 需能技援MPEG1播放 音效功能支援 8位元音效卡 16位元音效卡,具備wavetable MIDI playback 16位元音效卡,具備wavetable MIDI playback 最小硬碟容量 30MB 160MB 540MB 光碟裝置 單倍速光碟機 雙倍速光碟機 CD-ROM XA支援 四倍速光碟機 CD-ROM XA支援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影像標準制定委員會: MPEG影像標準制定委員會,是專門為數位影像及數位聲音壓縮制定標準,屬於國際標準組織(ISO)的一個部門。因此MPEG也成為影像、聲音壓縮標準的代名詞。MPEG聲音壓縮有3種標準,每一種採用不同的壓縮方法,數字越多,壓縮技術就越複雜。MPEG-1標準壓縮效率為1:4,MPEG-2為1:6 ~ 1:8,MPEG-3為1:10 ~ 1:12。 在以正常時間來播放MPEG壓縮的影像,最好有一部具有高速微處理機的個人電腦。要觀看這一類型的檔案(常見的副檔名為.Mpg),也必須有一套與MPEG相容的解壓縮程式,才能夠順利的播放經過壓縮編碼儲存的訊號。   MPEG-2(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2): MPEG-1是在1988年,由ISO/IEC(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nmmission)對動態視訊與語音壓縮標準所提出的壓縮準則。如今已廣泛地被使用在CD-ROM的視訊應用,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影像光碟(VCD)。然而當初MPEG-1制定時,其解析度只有350 * 240,如果以此解像程度,用於電腦螢幕上播放時,得到的效果並不會太好,故其並不適合做視訊傳播的應用。因此,ISO/IEC在1990年又開始制定MPEG-2的視訊壓縮標準,增加了視訊應用範圍的彈性,其中包含了支援不同的影像解析度、增強畫面比率的計算、加強時間和空間的資料壓縮性能。其中最大的改善在於提高數位化和使用調整位元率(VBR)的技術。而MPEG-2主要的應用範圍包括了數位電視視訊的傳播、高畫質數位電視(HDTV)、及數位式的儲存媒體,例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不過製作這個標準時,必須顧及各方意見以及影像科技的進化速度,因此MPEG-2壓縮標準最後於1995年才完成。為了取得高壓縮比效果,MPEG採用了複合式多種壓縮技巧,首先是以區塊為基礎的動態補償(block-based motion compensation)方法,利用前一畫面至目前畫面內容之預測,或是由前一畫面其下移畫面至目前畫面內容之內插預測,再利用轉換除空間上的相關性,並配合量化程序略除不重要的資訊,最後經由VLC(variable length coding)方式編碼後,與動態向量複合產生視訊壓縮編碼。   GIF/GIF 98a:   網路上常用的指令 Ping (Packet InterNet Groper): Tracert: Netstat:     PON(無源光網路)   1000Base-T:支援的最大傳輸距離為100米 100Base-FX 1000Base-SX 1000Base-LX 電子書 速率規格 名稱 速率(Mbps) 10BASE 5( 50 厚歐姆銅軸電纜線) 10BASE 2( 50 薄歐姆銅軸電纜線) 10BASE-T(雙絞線、長度100公尺) 10 100BASE-TX(2對UTP線) 100BASE-T4(4對UTP線) 100BASE-FX(光纖) 100 1000BASE X 1000 T1 /DS1: PDH規格(美) (同T-1) 1. 北美數位傳輸系統最基本的傳輸單位叫DS-1(T-1)。 2. 其傳送速率為1.544Mbps。 3. 一個DS-1系統,包含有24個通道,即可載送24個人的語音,另外為了傳送和接受取得同步,加上一個框同步位元,所以,一個框包含有8*24+1=193bit,傳送時間為125μs,193*8k=1.544Mbps,為其傳輸速率. 1.544 E1 :PDH規格(歐) PDH規格(歐) 1. 歐洲數位傳輸系統最基本的傳輸單位叫E-1。 2. 其傳送速率為2.048 Mbps。 3. 一個E-1系統,包含有32個通道,即可載送32個人的語音,一個框包含有8*32*8K=2.048Mbps,為其傳輸速率.為了同步和監視信號之傳送,需浪費1個通道.   2.048 DS-2 PDH規格(美) 1. 原階(T-1)包含有24個通道,傳送速率1.544Mbps。 2. 四個原階可以組成第二階,傳送速率6.312Mbps。 3. 七個第二階可以組成第三階,傳送速率為44.736Mbps。 4. 六個第三階可以組合成第四階,傳送速率為274.176Mbps。   6.312 E-3 PDH規格(歐) 1. 歐洲數位傳輸系統最基本的傳輸單位叫E-1,其傳送速率為2.048 Mbps。 2. 一個E-1系統,包含有32個通道,即可載送32個人的語音,一個框包含有8*32*8K=2.048Mbps,為其傳輸速率.為了同步和監視信號之傳送,需浪費1個通道。     34.368 DS-3 PDH規格(美) (同T-3) 44.736 T3 DS3 45 FDDI 100   速率規格 速率(Mbps) SDH SONET 資料速率是由光學載波 (Oprical Carrier, OC)所指定   OC-1 範圍等級從OC-1(52Mbps) 到OC-48(2.5Gbps). 51.84 STM-1:歐洲光纖傳輸規格 OC-3 範圍等級從OC-1(52Mbps) 到OC-48(2.5Gbps). 155.52   OC-9 範圍等級從OC-1(52Mbps) 到OC-48(2.5Gbps). 466.56 STM-4 歐洲光纖傳輸規格STM-1*4 OC-12 範圍等級從OC-1(52Mbps) 到OC-48(2.5Gbps) 622.08   OC-18 933.12 STM-8 OC-24 1244.16 STM-12 OC-36 1866.24 STM-16歐洲光纖傳輸規格STM-4*4 OC-48 範圍等級從OC-1(52Mbps)到OC-48(2.5Gbps). 2488.32   Speed Specification (Digital) 網路種類 Line Speed X.25 9.6 - 64 Kbps Frame Relay 64 Kbps - 2 Mbps ATM 45 Mbps - 5 Gbps     傳輸媒介 twisted-pair cable雙絞線   雙絞線是一種兩兩對絞的線材,可以分為包覆的STP(Shielded Twisted Pair)與未包覆的UTP(Unshieled Twisted Pair)兩種。這一類的線材,被大量的使用在乙太網路、Token Ring以及ARCNet等網路中。線材本身的特微如同其名一般,是由八條 外裡護膠的銅,採兩兩對絞的方式相互纏繞,藉以減少因為傳輸距離較長而產生的電磁衰減,主要是用來作為網路間資料傳輸之用的線材。在線材品質的等級上,主要有5個等級,不過使用在區域網路上大多是以等級3和等級5為主,但易受電磁波的干擾 ,以目前的技術,在100 公尺以內的雙絞線,可以達到10~100 Mbps 的傳輸速率,使用雙絞線的例子:Ethernet 10BaseT 。 TUP(Unshieldel twisted pair)無遮蔽雙絞線:電纜線的一種,包含一或多對雙絞線,但是沒有加保護。無遮蔽式雙絞線比起遮蔽式,體積比較小但是傳輸頻寬也相對較小。 STP(Shielded Twisted Pair)遮蔽雙絞線: COAX(Coaxial cable)同軸電纜 含內外兩層導體,構造上是採用同心圓式設計, 其中資料部的傳輸就是靠中心的鉰線或鉰絲,至於外層接地部份則是以網狀編織環繞於鉰線圓周,但為了避免干擾,通常中間為絕緣的材料為發泡棉,最外層則是以PVC材質包覆。 50 歐姆細銅電纜:在早期的Ethernet上,經常使用RG-58 A/U或RG-58 C/U的50歐姆阻抗同軸電纜來作為傳輸媒介,這種網路稱為10BASE-2或是10BASE5乙太網路,傳輸距離可以達200公尺 * 用來傳送 baseband 數位訊號, * 速率大約為 10Mbps, * 傳輸的範圍大約為數公里, * 可接100部以上電腦 75 歐姆粗銅電纜:一般有線電視所使用的是75歐姆阻抗的RG-59或是5C2V同軸電纜,傳輸距離可以達500公尺。 * 用來傳送 broadband 類比訊號(與CATV同), * 頻寬約為 300~400MHZ, * 平均每個頻道頻寬:6MHZ/channel, * 平均每個頻道傳輸速率:20Mbps/channel, * 傳輸的範圍大約為數公里, * 可接1000部以上電腦 Fiber 光纖 基本結構包含一條光纖以及絕緣保護等材料 常見的光源有兩種: 發光二極體 (LED), 雷射二極體(Laser) 適於長距離、高速率(100 公里以上, 500 Mbps 以上) 的資料傳輸 Single-Mode 單模光纖 (8.3/125um、9.3/125um、10/125um)最大連接距離至少可達5公里,最大頻寬1G,最遠距離SX=>500m LX=>10Km LHX=>10~40Km ZX=>70Km Multi-mode 多模光纖 (62.5/125um、50/125um)最大連接距離至少550米 Plastic Fiber Optic 塑膠光纖 塑膠光纖指構成光纖的芯與包層都是塑膠材料。與大芯徑50/125μm和62.5/125μm的石英玻璃多模光纖相比,塑膠光纖的芯徑高達200-1000μm,其接續時可使用不帶光纖定位套筒的便宜注塑塑膠連接器,即便是光纖接續中芯對準產生±30μm偏差都不會影響耦合損耗。正是塑膠光纖結構賦予了其施工快捷,接續成本低等優點。另外,芯徑100μm或更大則能夠消除在石英玻璃多模光纖中存在的模間噪音。 微波(Microwave) 可用在長途電話之中繼 紅外線(Infrared) 遙控器即是使用紅外線來傳資料,印表機及Notebook均有內建紅外線通訊介面。 雷射(Laser) 光除了利用光纖傳送外,也可在空中直接傳送。通常利用固定在高處的傳送/接收設備來進行通訊。   訊號傳送技術 雙工(Duplex)與單工(Simplex) 全雙工(full duplex) 允許通訊的兩端在傳輸媒體上同時雙向傳送資料 半雙工(half duplex) 允許通訊的兩端雙方向的傳輸資料,但不可同時傳輸資料 單工 (simplex) 只允許單方向地傳輸資料   頻寬 (bandwidth) 通訊通道可承載的資訊量 基頻與寬頻傳輸 基頻傳輸 (Baseband) 將訊號以原來形式傳送(e.g. 1 高電位 0 低電位) 寬頻傳輸 (Broband) 訊號經過調變(AM, FM, PM 等)後再傳送   同步與非同步傳輸 非同步傳輸是指送端與收端在傳送資料前不必事先溝通 技術上而言,非同步傳輸是指送端與收端間不需要針對每一傳送的位元進行同步溝通(就是不會將彼此的脈衝(clock)調成完全同步)。     Bandwidth Table 有線媒介 語音級 (voice grade) 電話線 3 KHz 寬頻 (wideband ) 電話線 48 KHz 同軸電纜 (cable ) Over 400 MHz 光纖 0.1 - 4 GHz 無線媒介 AM 10 KHz TV 6 MHz 衛星轉頻器 (Transponder) 36 MHz 頻寬需求"

電腦詞彙中英對照

電腦詞彙中英對照: "英文詞彙 中文詞彙 全名 Access 存取 Access time 存取時間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AGP) 圖形加速埠 Algorithm 演算法 Alphabetic Character Set 字符字元集 Alphanumeric keyboard 文數鍵盤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ASCII) 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 Apache Apache 伺服器軟體 Applet 小型應用程式 Architecture 架構 Areal density 磁錄密度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 算術邏輯單元 Arm actuator 磁頭驅動臂 Array 陣列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人工智慧 Assembly Unit 組合單元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非同步傳輸模式 Asymmetric/Asynchronous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DSL) 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 Asynchronous 非同步 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TDM) 非同步分時多工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 attachment (ATA) AT 附屬裝置 Audio card 音效卡 Audio Modem Riser (AMR) AMR 附加卡 Audio Response Unit (ARU) 聲頻響應單元 Audio Video Interleave (AVI) 聲音視訊交錯格式;AVI 多媒體檔案格式 Authorization 授權 Authorization code 授權碼 Auto park 自動磁頭歸定位 Auxiliary memory 輔助記憶裝置 Availability 可用度 Average access time 平均存取時問 Average seek time 平均搜尋時間 Average transfer rate 平均傳輸速率 Backbone 骨幹 Backbone (core) network 幹線網路 Backup device 備份裝置 Bandwidth 頻寬 Base band 基頻帶 Batch file 批次檔 Bit density 位元密度 Bit shift 位元位移 Bits per second (BPS) 每秒位元數 Blade server 刀鋒型伺服器 Bluefin 藍鰭資料儲存標準 Bluetooth 藍芽 Boot 啟動;開機 bootable CD 可開機光碟 Boot sector 啟動磁區;開機磁區 Bridge 橋接器 Brightness 亮度 Buffer 緩衝器 Byte 位元組 Cable MODEM 纜線數據機 Cache buffer 快取緩衝器 Cache hit (rate) 快取命中 (率) Cache memory 快取記憶體 Cache memory/Cache RAM(CACHE) 快取記憶體 Caching 快取處理 Call center 客服中心 Caller ID 來電顯示 Capture card 影像擷取 (介面) 卡 Carrier 載波 Cascading Style Sheet (CSS) 串接樣式表 CD recorder 光碟燒錄機 CD title 光碟軟體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中央處理單元/中央處理器 Character Per Inch (CPI) 字元間距 Charge Couple Device (CCD) 電荷耦合裝置 Checksum 總和檢查碼 Chinese hand writing input device 中文手寫輸入裝置 Chip 晶片 Chipset 晶片組 Clock generator 時脈產生器 Clone MAC MAC 相容電腦 Closed loop 迴路 Cluster 叢集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互補金氧半導體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電腦輔助設計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CAV) 等角速度 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CLV) 等線速度 Context switch 內容切換 Contrast 對比 Control panels 控制面板 Controller 硬碟控制器 Convergence 色收斂 CPU cycle CPU 週期 CPU hack CPU 當機 CPU hold CPU 暫停 CPU interrupt CPU 中斷 CPU NOP CPU 不動作 CPU remarking 更改 CPU 表面印刷 CPU reset CPU 重置 CPU socket 中央處理器插槽 Cylinder 磁柱 Cylinder/Head/Sector (CHS) 磁柱/磁頭/磁扇 Daemon 常駐服務程式 Daisy chain bus 雛菊鏈匯流排 Data bus 資料匯流排 Data compressing 資料壓縮 Data Dictionary 資料字典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ES) 資料加密標準 Data mining 資料探採 Data transfer rate 資料傳輸速率 Data Warehouse 資料倉儲 Deep computing 深度運算 Denial of Service (DoS) 拒絕服務 Desktop publishing software 桌上排版軟體 Device manager 裝置管理員 Dialog box 對話方塊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DVI) 數位視覺介面 Direct Memory Access (DMA) 直接記憶體存取 Disk array 磁碟陣列 Display card 顯示卡 Domain Name System (DNS) 網域名稱系統 Embedded system 嵌入式系統 Encryption 加密 Explorer 檔案總管 Extended Data-Out RAM (EDO RAM) 延伸資料輸出隨機存取記憶體 eXtended Graphic Array (XGA) 延伸圖形陣列介面卡 eXtended Memory System (XMS) 延伸記憶體 Fault tolerance 容錯 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 檔案配置表 File extension 副檔名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檔案傳輸協定 Firewall 防火牆 Firmware 韌體 Flash memory 快閃記憶體 Flatbed scanner 平台式掃描器 Flat memory 平滑記憶體 Flip chip 覆晶技術 Floating Point Unit (FPU) 浮點運算單元 Floppy Disk Drive (FDD) 軟碟 (機) Font size 字形大小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FSF) 自由軟體基金會 Frequency 頻率 Frequency response 頻率響應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DMA) 分頻多工存取技術 Full color 全彩 Full duplex 全雙工 Full-duplex service 全雙工服務 Full-duplex/half-duplex 全雙工/半雙工 Full fiber network 全光纖網路 Full-height drive 全高式磁碟機 Function 函數 Game card 遊戲卡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地理資訊系統 Graphic Interchange Format (GIF) 圖形交換格式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圖形使用者介面 Grid computing 網格運算 Groupware 群組軟體 Handheld scanner 掌上型掃瞄器 Handshaking 交握通訊技術 Hard Disk Drive (HDD) 硬碟 (機) Head 磁頭 Head crash 磁頭撞毀 Head landing zone 磁碟停放區域 High Spe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HSDRAM) 高速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Hostname 主機名稱 Hot key 熱鍵 Hub 集線器 Hub Management Interface (HMI) 集線器管理介面 Hybrid Fiber Coaxial (HFC) 混合式光纖同軸網路 Hyperlink 超連結 Hypermedia 超媒體 Hypertext 超文件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 超文件標示語言 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 (HTTP) 超文件傳輸協定 Information Appliance (IA) 資訊家電 Infrared (IR) 紅外線傳輸功能 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 (IrDA) 紅外線資料協會 Input/Output (I/O) 輸入與輸出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電子電機工程師協會 Instruction set 指令集 Integer unit 整數單元 Integrated Circuit (IC) 積體電路 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 (IDE) 整合式電子裝置 (介面規格)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ISDN) 整體服務數位網路 Interlacing 交錯掃描或交錯顯示 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 (IDEA) 國際資料加密演算法 Internet Protocol (IP)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JAVA 爪哇程式語言 Java 2 Micro Edition (J2ME) 爪哇語言2精簡版 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DBC) 爪哇資料庫連結 Java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Interface (JINI) 精靈軟體 Java Servlet Development Kit (JSDK) 爪哇伺服小程式開發工具組 Java Server Page (JSP) 爪哇伺服網頁 Java Virtual Machine (JVM) 爪哇虛擬機器 Javascript 爪哇描述語言 Jaz Jaz 磁碟機 Kernel 核心 Laser printer 雷射印表機 Latency 等待時間 Layout 線路配置 Leased line 專線 Level 1 cache (L1) 第一層快取記憶體 Level 2 cache (L2) 第二層快取記憶體 Lightweight Data Access Protocol (LDAP) 簡易資料存取協定 Linker 連結器 Linux Linux 作業系統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液晶顯示器 Load balancing 負載平衡 Local Area Network (LAN) 區域網路 Local bus 區域匯流排 Lossy compression 失真壓縮 Low level format 低階格式化 LPT port 印表機連接埠 Machine language 機器語言 Macintosh (Mac) 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 Operating System (Mac OS) 麥金塔作業系統 Macro virus 巨集病毒 Mainframe computer 主機電腦 Megabyte (MB) 百萬位元組 Meganeto-Optical (MO) 磁光碟片 Memory 記憶體 Memory Stick (MS) MS 記憶卡 Merced Merced 微處理器 Message queue 訊息佇列 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 (MAC) 微通道架構 Micro code CPU微碼 Microcell 微細胞基地台 Microcom Network Protocol MNP 協定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 微電子機械系統 Microprocessor 微處理器 Middleware 中介軟體 Module 模組 Monitor 電腦監視器/電腦顯示器/電腦螢幕 Moore's Law 摩爾定律 Motherboard/Mainboard 主機板或母板 Motion JPEG (MJPEG) 動態 JPEG 壓縮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 動態影像專業團體 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 (MMDS) 多頻道多點分配系統 Multimedia Card (MMC) MMC 記憶卡 Multi-application Operation System (MULTOS) 多應用作業系統 Multi-Function Printer (MFP) 多功能事務機 Multimedia eXtension (MMX) 多媒體延伸指令集 Multimedia Station (MMS) MMS 電子便利站 Multiplexer (MUX) 多工器 Multiprocessing 多重處理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協定標籤交換功能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 (MIME) 多用途網路郵件延伸格式 Multitasking 多工 Multithreading 多執行緒 Multi-tier (M-Tier) 多層網路架構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MIDI) 樂器數位介面 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 (NTSC) 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 Netscape Navigator 網景領航員瀏覽器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網路位址轉譯 Network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NetBIOS) 網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North bridge chip 北橋晶片 Operating System (OS) 作業系統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OCR) 光學文字辨識 (系統) Oracle 甲骨文資料庫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原始設備製造商 Over clock (or overclock) 超頻 On-Screen Display (OSD) 螢幕上調整或操控選單 Pages Per Minute (PPM) 每分鐘列印頁數 Paragraph separator 段落分隔符號 Passive component 被動元件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PCMCIA) 國際個人電腦記憶卡協會 Pin 接腳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 電漿顯示面板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點對點通訊協定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PDF) 可攜性文件格式 Post Office Protocol 3 (POP3) 郵局通訊協定第3版 Pervasive computing 普及運算 Plug-in 附加軟體 Proxy server 代理伺服器 QWERTY 標準鍵盤 Raster 水平掃瞄線 (又稱光柵) Read Only Memory (ROM) 唯讀記憶體 Real mode 真實模式 Reboot 重開機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RAID) 磁碟陣列 Relational database 關聯式資料庫 Remote Access Service (RAS) 遠端存取服務 Rich Text Format (RTF) RTF 文件格式 Router 路由器 Scanner 掃描器 Scanning 掃瞄 Scrapbook 剪貼簿 Sector 磁扇 Sector track 伺服磁軌 Serial ATA 序列式 ATA Serial port 串列埠 Server 伺服器 Service 服務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SCSI) 小型電腦系統介面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 簡易郵件傳輸協定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 軟體開發套件 South bridge chip 南橋晶片 Spreadsheet 試算表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SGML) 標準通用標示語言 String 字串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用戶識別卡;SIM 卡 Super Twisted Nematic-LCD (STN-LCD) 超扭轉向列型液晶顯示器 Switch Hub 交換式集線器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MP) 對稱式多處理 Synchronous 同步 Synchronous DARM (SDRAM) 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SDLC) 同步資料連結控制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同步數位階層 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ONET) 同步光纖網路 System folder 系統檔案夾或資料夾 System analyst 系統分析師 System Management Mode (SMM) 系統管理模式 Systems analysis 系統分析 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TWNIC)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Terminal 終端機 Terminal server 終端伺服器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熱轉印式印表機 Thin Film Transistor (TFT) 薄膜電晶體 Tile 並排顯示 Timeout 逾時 Track 磁軌 Track ball 軌跡球 Track pad/Touchpad 軌跡板/觸摸板 Track point 軌跡點 Traffic 流量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 傳輸控制協定 Transparent Media Adapter (TMA) 光罩 Trash 垃圾桶 Tree structure 樹狀結構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馬 True color 全彩 Unicode (UNICODE) 萬國碼 Unified Memory Architecture (UMA) 共用記憶體架構 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 (UPS) 不斷電系統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URL) 全球資源定位器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通用串列匯流排 Utility computing 公用運算 Video conferencing 視訊會議系統 Video Graphics Array (VGA) 視訊圖形陣列 Video On Demand (VOD) 隨選視訊 (系統) Vertical 垂直 Vertical scanning frequency 垂直掃瞄頻率 Virtual Device Driver (VXD) 虛擬裝置驅動程式 Virtual Machine (VM) 虛擬機器 Virtual memory 虛擬記憶體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虛擬私有網路 Virtual Reality (VR) 虛擬實境 Virtual screen 虛擬螢幕 Virus 電腦病毒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 網際網路語音協定 Web browser 網路瀏覽器 Wide Area Network (WAN) 廣域網路 Web hard disk 網路硬碟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WYSIWYG) 所見即所得 Wild card 萬用字元 Working group 工作群組 World Cyber Games (WCG) 世界電玩大賽 World Wide Web (WWW) 全球資訊網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全球資訊網協會 Worldscript 多國語文 Worm 蠕蟲 Write Back/Write Through (WB/BT) 間接寫入/直接寫入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無線應用通訊協定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無線應用軟體協定 Wireless MODEM 無線數據機 Wizard 精靈 ZIF socket 零出力插槽 Zone Bit Recording (ZBR) 區域位元紀錄法 縮寫 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類比至數位轉換器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 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 加速圖形連接埠 ALGOL (Algorithmic Language) ALGOL 程式語言 ALU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算術邏輯單元 API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應用程式介面 APS (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先進生產規劃與排程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位址解析協定 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 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特定應用之積體電路 ASP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應用服務供應商 ATA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先進技術附屬裝置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非同步傳輸模式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 電子佈告欄系統 BIOS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BLOB (Binary Large Object) 二進位大型物件 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共同閘道介面 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複雜指令集電腦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單元 CRT (Cathode Ray Tube) 陰極射線管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 串接樣式表 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資料庫管理系統 DCI (Display Control Interface) 顯示控制介面 DDE (Dynamic Data Exchange) 動態資料交換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動態主機組態設定通訊協定 DHTML (Dynamic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動態超文件標示語言 DIMM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 雙排接腳記憶體模組 DIP (Dual In-line Package) 雙排接腳晶片封裝 DLL (Dynamic Link Library) 動態聯結程式庫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 直接記憶體存取 DNS (Domain Name System or Domain Name Service) 網域名稱系統或網域名稱服務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數位用戶迴路 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數位訊號處理或數位訊號處理器 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決策支援系統 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c) 數位影音光碟 EAI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企業應用軟體整合 EC (Electronic Commerce) 電子商務 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電子設計自動化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電子資料交換 EDO RAM (Extended Data-Out RAM) 延伸資料輸出隨機存取記憶體 EDRAM (Enhanc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加強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可電氣抹除之可程式規劃的唯讀記憶體 EISA (Extended 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 延伸工業標準架構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業資源規劃 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 檔案配置表 FAT32 32 位元之檔案配置表 FDDI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光纖分散式資料介面 FLOPS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 每秒浮點運算數目 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場效可程式規劃邏輯閘陣列 FPU (Floating-Point Unit) 浮點運算單元 GDI (Graphics Device Interface) 圖形裝置介面 GIF (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圖形交換格式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無線式封包服務 GSM (Groupe Speciale Mobile) 泛歐數位行動電話系統 GUI (Graphics User Interface) 圖形使用者介面 HomePlug (HomePlug Powerline Alliance) HomePlug 電源線網路聯盟 HomePNA (The Home Phoneline Networking Alliance) 家庭電話線路網路連線聯盟 HPFS (High Performance File System) 高效能檔案系統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件傳輸協定 IA (Information Appliance) 資訊家電 ICP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網路內容供應商 IDE (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整合式磁碟電子規格 IDP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入侵偵測與預防 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入侵偵測系統 IM (Instant Message) 即時傳訊 IP (Internet Protocol)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IPC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行程間的通訊 IPng (Internet Protocol Next Generation) 次世代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IrDA (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 紅外線資料協會 IRQ (Interrupt Request) 中斷要求 ISA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 工業標準架構 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整體服務數位網路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 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資訊科技 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聯合圖形專家群組 JVM (Java Virtual Machine) 爪哇虛擬機器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區域網路 LAWN or WLAN (Local-Area Wireless Network 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無線區域網路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器 MAPI (Messaging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訊息應用程式介面 MCI (Media Control Interface) 媒體控制介面 MFLOP (Mega Float-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 每秒百萬浮點運算數 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管理資訊庫 MIDI (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樂器數位介面 MIME (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多用途網際網路郵件擴充規格 MIPS (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每秒百萬指令數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資訊系統 MMS (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 多媒體訊息服務 MP3 (MPEG-1 Audio Layer 3) MPEG-1 之第三層音訊規格 MPC (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多媒體個人電腦 MPEG (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動畫專家群組 MPP (Multiple Parallel Processing) 多重平行處理 NAP (Network Access Point) 網路基地台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網路位址轉譯 NetBEUI (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 NetBIOS 延伸使用者介面 NetBIOS (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網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NLU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自然語言辨識 NOS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網路作業系統 NTFS (NT File System) NT 檔案系統 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光學字元辨識 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開放式資料庫連結 OOP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OS (Operating System) 作業系統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開放式系統互連 PCMCIA (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國際個人電腦記憶卡協會 PDF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可攜式文件格式 Perl (Practical Extraction and Report Language) 實用字串抽取與報表語言 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 超文件前處理程式 PHS (Personal Handphone System) 個人手機系統 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公開金鑰基礎建設 PLM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PnP (Plug and Play) 隨插即用 POP (Post Office Protocol) 郵局通訊協定 POST (Power-On Self Test) 開機自我測試 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容錯式獨立磁碟陣列 RDBMS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關聯式資料庫管理系統 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精簡指令集電腦 RPC (Remote Procedure Call) 遠端程序呼叫 SAN (Storage Area Network) 儲域網路 SCSI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小型電腦系統介面 SDRAM (Synchronous DRAM) 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SEM (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策略性企業管理 SET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安全電子交易 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標準通用標示語言 SIMM (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 單排接腳記憶體模組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簡易郵件傳輸協定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簡易網路管理協定 SOC (System-on-Chip) 系統單晶片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結構化查詢語言 SRA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 TFT (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電晶體 TIFF (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標籤式影像檔案格式 ULSI (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超大型積體電路 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一致模型語言 UPS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不斷電系統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通用串列匯流排 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 無遮蔽雙絞線 VCM (Value Chain Management) 價值鏈管理 VGA (Video Graphic Array) 視訊圖形陣列 VoIP (Voice over IP) 網路電話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虛擬私有網路 VR (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 VRML (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 虛擬實境模型語言 WAN (Wide Area Network) 廣域網路 Wi-Fi (Wireless Fidelity ) 無線高傳真 WLAN (Wireless LAN) 無線區域網路 WWW (World Wide Web) 全球資訊網 WYSIWYG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所見即所得 xDSL 數位用戶電路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延伸標示語言 XMS (Extended Memory Specification) 延伸記憶體規格 YACC (Yet Another Compiler Compiler) 產生另一個編譯程式的編譯程式"

電腦詞彙中英對照

電腦詞彙中英對照

歡迎來到MyOOPS開放式課程介面

歡迎來到MyOOPS開放式課程介面

##EasyReadMore##